而2006年程龍的主演的《寶貝計劃》,因為有華藝的投資,內地發行權自然也就被華藝拿走了。
連續兩部重量級電影發行權旁落,讓于東有了危機感,于是才決定進軍影視制作,不單單只做發行。
其實早在2003年,伯納就第一次投資制作了第一部影片《美人草》!
隨后,于東靠著與陳昊相交甚篤,便都會投資陳昊的新片,以及香江的影片。
但陳昊的新片最照顧的當然還是自己公司,其次是華影,香江自然也是如此!
所以,哪怕伯納還是參與了大片《投名狀》的投資,但這已經無法滿足于東的野心了,他想要保利繼續增資一邊拍攝更多的大片。
但此時保利影業分管領導不僅無意增資,而且還要求利潤分紅,這種不利于公司發展的意向促使于東產生了回購保利集團手上股份的想法。
于是,于東開始尋找外在資金回購股份的同時,想要徹底打通影視制作、發行、放映全部環節。
而涉足影視制作,那就得有靠譜的導演,這也是于東整個上半年的工作重點。
好在徐可的下一部電影,懸疑愛情片《深海尋人》依然是伯納投資、發行的,算是沒有丟掉這位大導演。
不過,伯納還是需要綁定更多優秀的導演。
可是能賣票房的導演哪里那么好找,以前的三大導演早就被瓜分完了。
新冒頭的陳昊有自己的昊天影視,寧昊自然也是昊天的,至于陸穿也被華藝牢牢拴著。
伯納現在要在內地找商業導演還真找不到,最終估計還是得瞄向香江。
說起來,內地現在的電影公司無論是制作,還是發行的民營公司發展都離不開香江影視圈。
華藝和程龍、星爺合作,伯納與許可、陳可欣等合作,光鮮現在則是跟在伯納后面同樣操作。
至于昊天,雖然沒有與香江導演合作過深,但也與江之強的安樂影業有發行方面的合作。
畢竟作為曾經的東方好萊塢,香江影視圈在世紀初的十年還是領先內地的,現在也是香江影人大舉北上,與內地影視圈逐漸融合的過程。
于東最近就在為資金和導演犯愁,而想到這兩樣,很快就想到了陳昊!
雖然涉及電影制作后與昊天形成了競爭關系,但一切都是利益,有了利益之后合作就不再是問題。
而且靠著陳昊的電影才華和資金,于東發現可以一步到位的實現自己的兩個目標!
于東是知道昊天影視大致的收入情況的,所以拿出錢入股伯納問題不大,而昊天如果成為了伯納的股東。
那么雙方便可以在電影制作領域進行更加深入的合作,對于伯納也是大有裨益,當然昊天也不會吃虧,可謂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