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馬飛騰第一輪融資談妥了?”陳昊問道。
“沒有,應該只是有這個意向,暫時還沒有定下來。”小穎回道,“這份報告是胡晉送來的,你和李銘的關系不是很好嗎?”
陳昊聞言點了點頭,李銘這個人被員工稱為大狗哥,為人仗義,即便在公司最困難的時候,也舍不得裁掉任何一名員工,所以大家都很信服他。
也是因為知道李銘的口碑很好,所以陳昊有意結交,在雷明頓轉戰影視行業的初期,陳昊也帶著雷明頓一起制片。
兩人是好友,再加上有業務聯系,關系就更好了。
之前李銘還和陳昊說過,如果將來雷明頓,也就是現在的小馬飛騰如果需要融資的話,希望陳昊的昊天能夠入股。
因為他怕自己的心血會被資本綁架,導致自己和公司的一些元老被趕走,心血毀于一旦,那無疑是他最不想看到的事。
而對于陳昊,他倒是很放心,覺得陳昊不會干出為了利益,卸磨殺驢,對付自己的好兄弟的事情。
陳昊對此也是有些感慨,不知道是該感謝李銘對自己的信任,還是他真的就這么重情重義,那么的單純信任陳昊。
其實,陳昊對小馬飛騰也是很感興趣的,因為其將來的發展也可謂如日中天。
前世小馬最巔峰的時候,導演吳白鴿、寧昊、《集結號》編劇劉恒、《泰囧》編劇束煥、《霸王別姬》編劇蘆葦、《士兵突擊》編劇蘭曉龍等都簽約了小馬奔騰。
小馬還收購了美國知名的特效工作室數字王國,旗下還有包括《武林外傳》、《將愛情進行到底》、《龍門鏢局》、《心花怒放》、《太平輪》等當時被一致看好的影視項目。
所以,華藝曾想要出資54億人民幣收購小馬飛騰,但依然被李銘拒絕了。
如日中天的小馬飛騰也以上市為目標,當時已經有了外資股東霸菱亞洲的小馬飛騰本可以選擇到境外上市。
然而,最終小馬飛騰看華藝在內地股市十分活躍,最終還是選擇了在國內上市。
由于影視文化領域屬于外資進入領域,2010年10月,入股三年的霸菱亞洲以百分之七十多的回報率退出小馬飛騰,幾乎在同一時間,小馬飛騰引入第二輪融資。
2011年3月,小馬飛騰引入建銀文化、信中利、清科創投、漢理資本等多家資本的7.5億融資,其中領投方建銀文化出資4.5億。
在小馬飛騰獲得次輪融資的同時,建銀文化與小馬飛騰的實際控制人李明、李萍、李莉,簽署了一份《投資補充協議》。
而這份《投資補充協議》也最終導致了小馬飛騰創始團隊最終失去了小馬飛騰。
這份被外界看作是“IPO對賭”協議的《投資補充協議》約定:
若小馬奔騰未能在2013年12月31日之前實現合格上市,則建銀文化有權要求小馬奔騰、實際控制人或李萍、李莉、李明中的任何一方一次性收購所持小馬飛騰的股權。
這筆7.5億元的融資讓小馬飛騰有了大展拳腳的機會,小馬飛騰開始為IPO積極進行產業鏈布局。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小馬飛騰的IPO之路遇上了黑天鵝。
2012年11月3日,證監會突然宣布展開IPO自查與核查運動,這意味著IPO事實上暫停。
而這次自查持續了13個月,A股市場的IPO直到2014年1月才重新啟動。
對于承諾2013年12月31日前實現合格上市的小馬飛騰來說,無異于被切斷了IPO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