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太平洋》為機器人和怪獸電影樹立了新標桿!”---《華盛頓郵報》
……
《環太平洋》在IMDB上的用戶評分為7.9分,共計有8621人參與了評分。
而在爛番茄網站,《環太平洋》的爛番茄新鮮度為70%(98個鮮番茄,42個青番茄),網友給出的爆米花指數為75%。
Yahoo方面也給出了B+的評價。
不錯的口碑,讓索尼哥倫比亞和量天尺影業放下心來,對《環太平洋》的票房更是有了不小的期待。
排在榜單第二的是妮可基德曼和新007主演的《黑暗物質之黃金羅盤》,首周末票房的表現可謂讓人失望!
自從2003年獲得奧斯卡影后,由于主演的電影票房變現一直不佳,所以妮可·基德曼被媒體和影迷長期揶揄為“票房毒藥”。
只有去年主演陳昊執導的《全民超人漢考克》獲得了2.45億美元的北美票房,和6.51億的全球票房,讓妮可基德曼是翻身農奴把歌唱。
但是這次妮可基德曼似乎又證明了只有起錯的名字,沒有叫錯的外號,本周“一如既往”地克死了《黑暗物質之黃金羅盤》。
作為在3528家電影院大舉搶灘的“新線公司40周年豪華紀念品”,《黃金羅盤》既擁有叫好叫座的原著小說,又緊握高達1.8億美元的巨額預算。
因此,各界仍普遍看好它會以5000萬美元級別的首映數字高調開張,并最終進賬2億美元以上的北美票房。
可是影片實際收割的票房只有2600萬美元,僅為預期的50%左右,打造“第二個《指環王》”的美夢瞬間破滅為“第二個《龍騎士》”。
單館的“畝產”居然只有可憐的7400美元,星期六當日的上揚程度也大大低于《哈利·波特》系列或《納爾尼亞傳奇1》的同期表現。
更糟糕的是51分的媒體綜評很能說明問題,Yahoo方面的評分為B-,爛番茄網站新鮮度43%(62支持∶81反對)。
“神色驚慌、氣急敗壞地疲于奔命,唯恐推進劇情的任務完不成!”、“導演只臨摹到原著的皮毛,手段膚淺、態度浮躁,徹頭徹尾的表面文章!”
“過分依賴CG,導致人物群像無精打采、僵硬呆板”、“平庸!!!”
除《芝加哥太陽報》一家狂贊之外,清一色的負面評語占據主流。
以此看來,《黃金羅盤》甚至不存在今后展開長線攻勢的希望。
按此票房趨勢,《黃金羅盤》很可能以不滿1億美元的最終收成一敗涂地,新線高層“制作三部曲”的計劃恐怕也頃刻間煙消云散了。
更可憐的是妮可基德曼,剛剛因為《全民超人漢考克》而打破“票房毒藥”的名頭,結果瞬間又掉進坑里了。
影片中妮可基德曼的演技是毫無問題的,甚至得到了一些表揚,但是應該無緣奧斯卡提名了,再加上糟糕的票房表現。
妮可基德曼現在肯定十分后悔接了這部超級大爛片,“票房毒藥”的名頭估計也是摘不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