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份的第2周,內地電影市場只有兩部新片《烽火》和《赤壁上》上映。
在排片基本都被兩部大片壟斷的情況下,《烽火》雖然擠入了榜單第五,但是首周只有18萬的票房,就是炮灰中的炮灰。
而備受矚目的《赤壁上》則拿出了國際名導+巨星陣容+亞洲最大投資的氣勢,直接擊敗了競爭對手《2012》,登頂周票房冠軍!
《赤壁上》8340萬人民幣的票房也是內地2008年第二好的開畫成績,僅次于《2012》的1.08億人民幣。
如果沒有《2012》的話,《赤壁上》的首周票房很可能也會破億。
但換句話說,有了《2012》的競爭,《赤壁上》依然拿下了8340萬的首周票房,足見這部電影的強大票房號召力了。
至于《2012》雖然敗給了《赤壁上》,但是次周跌幅僅有這個成績還算不錯。
內地和北美不同,因為首周一般都是4天,而次周則為7天,所以很多時候內地上映的電影次周票房反而會高于首周票房。
按照以往大片的經驗來看,這個跌幅很差勁。
但是考慮到有《赤壁上》的競爭,這個跌幅又可以說是很不錯了。
同時,上映兩周的《2012》也以1.79億的票房,超過了《鋼鐵俠》,暫時排名內地2008年年度票房排行榜第3。
僅次于1.93億的《長江7號》,以及1.86億的《功夫之王》!
而此時的媒體則在瘋狂的報道,《赤壁上》擊敗了《2012》,吳白鴿報了一箭之仇。
陳昊對此只是撇撇嘴,不甚在意,然后看起了大家對《赤壁上》的評價。
逗瓣網上,影評人給《赤壁上》的評分是6.1分,這個評分低于現在《2012影評人對于《赤壁上》的評價也是兩極分化。
“該片雖然號稱古裝動作大片,然而戰爭場面卻并不是很多,除了電影開始的長坂坡阻擊戰以及電影結束時的三江口保衛戰,基本都是交代人物,這是個很憋屈的話題。”
“除了胡君扮演的趙云,可以令觀眾心情舒展,其他武將都是徹底的扁平化。”
“該片是一部豪放大片,是一道商業文藝的華誕,成為古戰場與現代甚至后現代銜接的華彩紐帶。”
“一部不同凡響的赤壁,這種不同凡響雖然不能算是顛覆性的,但的確將《三國》這個從來都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活生生地化解為親切的平民版。”
……
而觀眾給《赤壁上》的評分則為7.1分,這個評分低于《2012》此時的8.2分。
觀眾對于《赤壁上》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
“撇開一些瑕疵,其實這部片子還不錯的,不知大家怎么就只記住了萌萌。”
“個人覺得不錯,忽略部分雷人場景。”
“場面宏大,氣吞山河;節奏緊湊,行云流水。吳宇森的暴力美學,好萊塢式的幽默,宏大而殘酷的戰爭場面,精彩的武打動作,亦正亦邪的臺詞。
傳統文化的諸多符號糅合在一起,一道三國盛宴,就這樣烹制完畢,色香味俱全,但吃多了也會吐!”
……
《赤壁上》的口碑呈兩極分化,比起《2012》來看,要差上一些,這點讓陳昊滿意的點了點頭,都靠同行襯托啊。
接下來的一周才是關鍵。
《2012》的口碑比《赤壁上》稍好,但《赤壁上》比《2012》少上映一周。
到底誰能拿下下一周的票房冠軍,無疑將決定著兩部大片最終的票房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