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所專注的始終是具有共通性的青春情感。無論是熱血兄弟還是青春初戀,所指向的都是對青春的膜拜和贊美。
那些青春朦朧的愛戀、感傷和困惑,單純而直接地點綴其中,沒有刀光相向的殘酷物語,有的是小清新里積極健康的心態,就像影片里的沈佳宜那樣單純向上。”
“略顯夸張的戲劇手法,卻將青春的命題呈現出蓬勃的生機,《那些年》對青春的聚焦,令人如此真切的回望那曾經逝去美好而青澀的歲月。
純潔無暇的愛戀不經意間以深入人心,電影最為值得稱贊的是最為人真切的真情實感,即便你不曾經歷過這樣的青春,依舊會被這種美好所打斗,形成情感的共鳴。
相信每個男孩心中都有一個自已的沈佳宜!”
“觀看《那些年》,心中滿滿的感動與回憶!愛情,是永恒不變得的話題,而學生時代的愛情,總是令人難忘。
因為這是我們懵懂青春的記憶,沒有利益的牽扯,沒有社會的干涉,是純凈而美好的。
我們會吵架,也會難過,也會開心,也許最后我們并沒有在一起,但是我們要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天,認真對待這份愛,完成自己想要干的,青春就是要“放肆”,青春就是要不枉我們曾經喜歡過。
青春就是要肆意瘋,不要多年后感嘆時,才發現青春中那短最美好的時光不曾來過……”
……
《那些年》的光芒完全壓制了其他的同期電影,顯得熠熠生輝!
這個結果多少有些意外,但卻讓俞飛虹、大美糖和胡戈喜出望外。
俞飛虹總算是出了口惡氣,以周票房冠軍宣告了自己有成為導演的實力,并不只是靠走后門。
大美糖更是驚喜不已,沒想到自己的大熒幕處女作就拿下了周票房冠軍,而且是在競爭對手眾多的情況下,更是難能可貴。
作為自己的處女作,大美糖的要求也不高,只要能有5000萬票房就滿足了,但是現在看來這個目標似乎有些小了。
此外在網絡上,“每個男孩心中都有一個自已的沈佳宜!”直接刷屏了,可謂火爆全網。
《那些年》勾起了無數網友對于自己的“沈佳宜”的回憶,而大美糖因為飾演“沈佳宜”,加上甜美的笑容,高挑的身姿,尤其是一雙逆天大長腿。
再配上一身校服,瞬間取代了無數男生的初戀情人,成為了無數男生心中的“沈佳宜”!
可以說,“沈佳宜”已經成為了大美糖一個固定且人氣極高的標簽了!
可能不及小燕子之于趙燕子,和珅之于王鋼,但亦不遠矣,絕對比得上神仙姐姐之于天仙了!
靠著這個周票房冠軍以及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沈佳宜”,讓大美糖涉足影壇的第一步走的很穩,已經擁有了自己的代表性角色,未來絕對一片光明。
此外,胡戈也是第一次以第一男主的身份拿下內地的周票房冠軍,這讓在糖人一直缺乏電影資源的他差點熱淚盈眶,總算是熬出頭了。
靠著良好的口碑,和網絡媒體引發的超高熱度,《那些年》再接再厲。
在眾星云集的《愛情呼叫轉移2》以及《硬撼》的夾擊之下,以3591萬人民幣的票房蟬聯了周票房冠軍!
兩周之后,《那些年》的票房已經達到了6373萬人民幣!
俞飛虹為此也創造了一項新紀錄,成為了內地票房最高的華夏女導演!
與此同時,《暮光之城》的第二周卻不像《那些年》這么強勢了。
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
第1名,《四個圣誕節》,上映天數3天,周末票房3168萬美元,華納新線,累計票房4671萬美元,上映影院數3310家,成本8000萬美元;
第2名,《閃電狗》,上映天數10天,周末票房2660萬美元,迪士尼,累計票房6686萬美元,上映影院數3654家,同比上周上漲1.4%,成本15000萬美元;
第3名,《暮光之城》,上映天數10天,周末票房2637萬美元,量天尺影業,累計票房11969萬美元,上映影院數3425家,同比上周跌幅62.1%,成本3700萬美元;
第4名,《007:量子危機》,上映天數17天,周末票房1950萬美元,索尼哥倫比亞,累計票房14206萬美元,比起上周跌幅27%,上映影院數3501家,成本20000萬美元;
第5名,《澳大利亞》,上映天數3天,周末票房1482萬美元,20世紀福克斯,累計票房1482萬美元,上映影院數2642家,成本130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