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東曾對外透露,這些錢難以支撐公司的運營,只能依靠股市以外的其他方式進行融資。
他還曾在央視《對話》欄目中直言,自己后悔讓公司在美股上市,因為美國投資人眼中只有好萊塢,而伯納的觀眾和市場主要還是在華夏。
而彼時隨著國內電影市場的蓬勃發展,華藝兄弟、光鮮傳媒在資本市場上風生水起,2015年市值最高時分別達到800億元和576億元。
而伯納影業從美國私有化退市的時候,市值僅有50億,與兩者相差十幾倍。
要知道上市之初,伯納和華藝的業績表現可謂不相上下,只是選擇了不同的上市地點之后,結果也是截然相反。
后來真正促使于東下決心將公司私有化的,是伯納影業在2014年底出品的電影《智取威虎山》。
這部電影口碑票房雙豐收,但同一時期伯納在納斯達克的股價不僅沒有節節高,反而是“跌跌不休”,這才讓于東徹底下定了退市的決心。
在阿貍、疼迅、紅杉資本、軟銀賽富、復星國際等資本方的鼎力相助下,伯納影業于2016年4月宣布完成私有化,并于2016年底完成25億元的A輪融資。
此輪融資由阿里影業、疼迅領投,中信證券金石基金、中植企業集團、工商銀行等機構參投,彼時伯納公司的估值已經超過150億元,為其登陸A股做了充足的糧草準備。
如果伯納當初不是選擇赴美上市,而是就登陸內地的A股,那么結果如何,還真不好說。
“東哥,我說兩句啊,你姑且聽一聽。”陳昊想了想道。
“沒事,你說吧!”于東道。
“我是這么想的,內地目前還從來沒有成功上市過的娛樂公司,而且我們的根基始終都是在內地,你一下子就直接跑去美國上市,我覺得太過冒險了。
首先你的基本盤不在美國,而且美國擁有好萊塢,美國人在好萊塢公司和內地公司之間我覺得還是會優先選擇好萊塢。
畢竟在他們的印象里,華夏的電影只有功夫片,而且隨著這幾年功夫片的熱潮已經消退了,美國人就更加不看好內地的電影公司了。
還有,美國那邊的股市容易受到金融危機等因素的影響,風險比國內大多了,所以我覺得你最好再考慮考慮是否要赴美上市。”陳昊斟酌道。
于東聽完后笑道,“老弟,你想的有點多了,有紅杉資本幫忙,再加上伯納的業績是內地頂尖,這點可造不了假,資本都是逐利的。
只要伯納一直保持這樣的發展,那么資本肯定就會看好伯納,對,或許在內地上市更加保險,但現在的事實就是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去了美國,才能有更大的發展,才能放眼國際啊,老弟!”
陳昊聞言砸了咂嘴,朋友兄弟一場,也只能言盡于此了,否則別人還以為你是阻礙他賺錢,眼紅他呢,“好吧,那就祝東哥一帆風順,財源廣進了。”
“哈哈哈,謝謝老弟,我能成功也有你的鼎力支持啊!”于東大笑道,“對了,伯納國際影業集團成立應該會在6月份的魔都召開酒會,所有董事都會出席,你要不要來?”
“我就算了吧,到時候肯定還在忙著電影制作呢,到時候讓莊立奇莊總去吧,由他擔任伯納集團的董事。”陳昊道。
“那好吧!”于東無奈道,“我說老弟你干嘛老是藏著躲著呢,光明正大亮相不好嘛!”
“我是真的忙啊,東哥!”陳昊笑道。
……
掛斷電話之后,陳昊想著伯納赴美上市的事嘆了口氣,但也只能如此了。
隨后,陳昊便趕緊走進了劇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