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旬,《明日邊緣》的拍攝還在繼續。
全是一個個零散的短鏡頭,超過5秒鐘的鏡頭幾乎沒有多少。
往往就是陳昊一喊開始,動作導演組一拉鋼絲繩,演員猛地一下子被掃飛或者被炸飛出去。
有時是一個,有時兩三個,有時候七八個人先后被掃飛。
碎片式的鏡頭,主要就是不能亂,拍起來倒是比較順利。
一部分場景拍完之后陳昊會立即讓人把膠片拷貝一份送給昊天特效,抓緊進行后期制作。
邊拍邊做特效,這已經成了陳昊劇組的常態了。
昊天特效也已經適應了陳昊的節奏,特效工作在加班加點卻又有條不紊的進行中。
為了加快《明日邊緣》的特效制作速度,昊天特效安排了5個小組進行特效制作,顯然昊天特效又招了不少人。
還好《明日邊緣》都是實拍,這樣在后期進行特效制作的時候,可以節省不少的時間。
而且《明日邊緣》不像《變形金剛》那種片子,最耗時的一場戲渲染一幀畫面就需要288個小時,將近12天。
一秒鐘一般24幀,也就是說一秒鐘的戲份最多要用298天,一臺電腦298天做一秒鐘的戲,300臺電腦一天才能共同完成一秒鐘的戲。
而且《變形金剛》每天要進行超過20萬個小時的渲染時間,這相當于要在24個小時內要完成22.8年長的渲染時間。
這還是租用了64核64G內存上千臺工作站組成的渲染農場。
《明日邊緣》就完全不用這樣麻煩,這部片子只有外星人需要做CG,出場時間加在一起也就幾分鐘。
加上陳昊開掛,很多后期成片中不會用到的鏡頭,他都沒拍,昊天特效也就不用耗時間再去制作,最后還要被剪,節省了相當多的時間。
電影的拍攝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沙灘戰場大部分短鏡頭都拍完了,尤其是涉及到外星人的動作戲,已經開始在制作后期了。
今天拍的是劉業和凱特貝金賽爾之間的對手戲,他們的第二次相遇。
布置一番地面,弄了些焦土,再點燃一家飛機模型,爆破組提前埋好炸藥。
二十分鐘之后,拍攝開始。
“《明日邊緣》第32場第1鏡第1次,啪!”
烈火紛飛的戰場,凱特貝金賽爾乘坐的運輸機也被擊中墜毀,機身一側著火。
剛剛打退了一個外星人,凱特貝金賽爾便拔出了一把斬刀,單手緊握,警惕地望著前方。
鏡頭從下到上緩緩地移動,給了她一個將近兩秒鐘的特寫。
臉上有些血跡,滿臉的灰塵,頭發也有些凌亂,但是面容更加嚴峻,眼神依舊冷冽。
全片的表情都沒有太大的變化,凱特貝金賽爾拍了一個多月的戲已經拿捏的很不錯了,這點其實和她拍《黑夜傳說》差不多,難度不大。
“好,過了!”陳昊看著監視器里的凱特貝金賽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