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汀斯圖爾特聞言緊盯著陳昊道,“電影首映,或許我們可以一起慶祝一下!”
陳昊聞言審視的看著暮光女,見她絲毫沒有畏懼,反而是大膽的與自己對視,便點了點頭。
克里斯汀斯圖爾特見狀立即笑著上了陳昊的車。
陳昊的車直接回了自己的別墅,然后兩人便回臥室慶祝去了。
倒是惹的世姐和小穎滿腹牢騷,暮光女的聲音太大了,吵得兩人面紅耳赤,久久無法入眠!
……
第二天,陳昊被頂著黑眼圈的世姐和小穎幽怨的眼神盯的很難受,好在跑進了剪輯室才躲開。
在陳昊剪輯的時候,時間很快過去,北美周末票房排行榜新鮮出爐。
《暮光之城2:新月》在4024家影院上映,單館收獲近35000美元,首周末砍下了累計約1.41億美元的豪華首映數字。
《暮光之城2:新月》可謂創造了一系列的紀錄!
4024家影院,這是非大制片廠的獨立片商史上最大的發行規模,一舉超越三年前由《驚聲尖笑4》保持的3674家的紀錄。
接著是34965美元左右的單館畝產,僅次于《漢娜·蒙塔納演唱會》、《蝙蝠俠:暗夜騎士》、《蜘蛛俠3》,成為影史大規模公映作品單館平均值的歷代第四高。
約2630萬美元的周五午夜場票房,擊敗了《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在今夏建樹的2220萬美元的紀錄,升任影史午夜場冠軍。
周五首映當日總計7270萬美元的票房,擊敗了《蝙蝠俠:暗夜騎士》去年創造的6717萬美元的紀錄,榮膺影史首日、單日、周五單日票房的冠軍。
周六進賬近4320萬美元,僅次于《蜘蛛俠3》、《暗夜騎士》、后兩部《怪物史萊克》、《加勒比海盜2:聚魂棺》和《蜘蛛俠1》,居影史周六單日歷代第七位。
周日再搶收約2480萬美元,居影史周日單日收成的歷代第17位。
周五周六累計約1.16億美元,擊敗《暗夜騎士》同期的1.15億美元,高居影史首映前兩日收益的第一名,同時超越《暗夜騎士》成為影史歷代最快突破1億美元的電影。
將近1.41億美元的首映大豐收,僅次于《暗夜騎士》的1.58億美元和《蜘蛛俠3》的1.51億美元,高居影史開畫成績/影史續集電影首映數字的歷代第三位。
同時,1.41億美元更擊敗《哈利·波特與火焰杯》的1.03億美元,爬上影史“假日季”和“11月份開畫作品”歷代首映第一位的王座。
此外,1.41億美元的成績還在影史“吸血鬼電影”、“狼人電影”、“幻想浪漫片”、“青春偶像電影”、“2009年度公映作品”等多項排名中高居榜首
……
事前絕對沒人想到《新月》能在午夜場收成上超越《混血王子》,更別說企及它刷新《暗夜騎士》鑄就的影史首日、單日、周五單日的三重影史紀錄了。
誰知道瘋狂的影迷們像《2012》的海嘯一般,呼嘯涌入北美各大影院。
何止是座無虛席、一票難求,許多地方甚至從0點一直加排場次到清早,與9點的正常放映安排“無縫對接”。
本周末就此成為北美院線的不眠周末與影院工作者的噩夢周末,連“甲流大恐慌”也不能阻擋摩肩接踵的沸騰的觀客流。
同時,據調查,不少觀眾認為《哈利波特》是屬于80后的,而《暮光之城》是一次以“90后”為主體的青少消費層全面“搶班奪權”的盛大市場營銷現象。
以“90后”為主題的觀影人群,用影史最高的首映成績和連續驚現的40.6%、42.6%的周六周日跌幅,顯示出了比“80后”更典型的快餐文化與更兇猛的速食主義。
在令人咋舌之余,又為《新月》的票房“錢景”留下一個值得思考的巨大懸念。
兩部《暮光之城》的首映都大大異于其他的電影作品,周五當天占到整個周末三日的51.7%,分列影史“首映日周五∶首映周末”比值的歷代榜眼和探花。
再結合去年同期《暮光之城》的次周末跌幅同樣高達62.2%的事實,這讓大家對《新月》的持久力很是懷疑。
不過即便如此,量天尺影業還是欣喜若狂。
因為據統計,《新月》的受眾面極廣,與第一部女性觀眾居多的現象大相徑庭。
《新月》的觀眾中男女分布均勻,加上各大粉絲網站的煽風點火,該片借助三大主角的魅力優勢,很可能會締造票房神話。
以首周末1.4億美元來算,《新月》的最終票房應該能夠拿到2.5億美元左右的北美票房,而《新月》的投資只有5100萬美元!
而《暮光之城》系列這才是第2部,后面還有續集上映,這個系列有成為超級賣座系列的潛質,甚至已經可以說是超級賣座系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