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知道由此刮起的3D風潮,很快就將席卷全球,讓無數的電影都直接在上映前加上了“3D”字樣,否則好像賣不出票房一樣。
和后世3D已經大面積普及不同,此時的3D電影雖然已經出現了,但是并沒有一部票房大賣的3D影片。
更沒有一部能夠真正將3D在視覺感官方面的優勢發揮到淋漓盡致的一部影片。
直到《阿凡達》的出現,影迷們才真正見識到了什么叫3D,什么叫震撼,什么叫極致的觀影體驗!
加上《阿凡達》再次刷新了全球票房新紀錄!
然后,隨之而來的就是一股淹沒全球的3D狂潮,無數的3D影片立項拍攝,已經拍完的影片也都轉制成3D。
而沒有條件轉制的也都會在片名上打上3D字樣,一時間全球都被“3D”占領了,似乎沒有這個標志就沒人去看一樣。
雖然大部分影片都是偽3D,或者根本就是2D,然后做的虛假宣傳。
但毫無疑問借著《阿凡達》的3D狂潮,很多影片都賣出了高票房。
除了影迷對媒體宣傳的3D的超級感官體驗感興趣之外,3D影片的票價高也是一大原因。
面對席卷全球的3D狂潮,陳昊自然也想坐趟順風車,所以新片也準備拍成3D。
不過想要拍攝3D,那么最好就得請《阿凡達》的特效公司,這點昊天是根本不可能短期內玩得轉的。
也只有《阿凡達》的特效后期才有經驗,也更讓陳昊放心,那么影片的成本無疑就要高出很多。
所以,陳昊的新片投資高達1.6億美元,也就是近11億人民幣!
這個投資對于華語片而言太高了,一下子就超過了《赤壁》創下的亞洲最大投資記錄。
只靠昊天電影,哪怕再加上華影、光鮮、伯納都有些不足,所以陳昊只能又拉上了量天尺影業。
如果實在還不夠的話,那么就只能以項目為抵押,向銀行貸款了。
而這么高的成本,想要回本,陳昊自然也得在影片票房上做文章。
首先就是演員,為了提高影片票房,陳昊邀請了小李子,好萊塢當紅小生高登萊維特,歐洲“球花”莫妮卡貝魯奇。
南朝鮮的孫藝珍,島國的渡邊謙,華夏的國際章、雅雅等等。
組成一個地球聯隊,攻略全球票房。
到時候,陳昊也準備弄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同步上映。
新片也不能算是純粹的華語電影了,而應該是一部合拍片,而且華夏和好萊塢的成員將各占一半左右。
除了亞洲各國的演員擔任主要角色之外,其他的配角和龍套也會是華夏和歐美演員對半,幕后則是華夏和歐美合作,特效也是數字領域與昊天特效聯手。
雖然新片的成本驚人,但是陳昊對此也是躊躇滿志,3D+好劇本+1.6億美元投資+好萊塢巨星的組合,也讓陳昊對新片的全球票房有了更高的期待。
《功夫熊貓》保持的6.31億美元的華語電影全球票房紀錄,以及《達芬奇密碼》的7.61億美元的個人最高全球票房紀錄才是陳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