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已經開始了?”常紅松進來道,“我沒來遲吧?”
“常總!”
“正好,我們才剛開始。”陳昊招呼道,“為了展現真實而危險的太空,太空中的物理特性也要得以體現,這也就會催生出大量的長鏡頭和推拉鏡頭。
我希望讓眾多鏡頭都包含伸縮性,例如,鏡頭一開始是大全景,然后推到特寫,然后又回到全景。
這樣會使得整個畫面更逼真、更貼切、更直白,剪輯點也會減少,這樣觀眾跟角色之間的互動就越多,好比觀眾在實時地觀看角色所經歷的一切。
為了拍攝出最逼真的畫面,區別于以往的太空電影,我們要做到演員可以在太空中翻轉騰挪,攝影機也要可以自由變化方位,讓觀眾真正體會到太空的失重感。”
“長鏡頭的確可以讓人身臨其境,但是這也就意味著你不能犯絲毫的錯誤,否則就得NG重來,這樣的話,拍攝難度會很大,也比較耗費時間。”文木野道。
“沒錯。”陳昊點頭道,“不過我不用趕時間,今年也就拍完這一部影片就行了。”
眾人聞言點頭。
陳昊隨后看向了杜杰,“拍攝這部電影,燈光也是一大難點,在真實的外太空中,人們面對的是一片漆黑,只能看見太陽的一部分、地球的一部分,偶爾能看見月球。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100分鐘的片子就沒有那么多吸引人之處了,所以影片中我們需要不斷改變光照。”
杜杰聞言道,“太空中的光源,應該只有太陽光和月球的反射光吧!”
“還有地球的反射光。”郝億道。
“對,我們在影片中要展現的就只有這三種光源。”陳昊道,“你需要處理好光線的屬性,光線是很硬還是很軟,反射率是多少,顏色又是怎樣的,每個場景都要處理好。”
“這……”杜杰聞言砸了咂嘴,“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啊,每一個場景都要處理好,工程量太大了。”
“不僅如此,你選擇的光源質感還得考慮到要與我們后期特效制作時保持一致,最好是能夠讓我們快速渲染,節約時間。”常紅松道。
“如果使用較多的長鏡頭,而且又是在失重的情況下,那么我們就必須得使用虛擬攝影機了。”杜杰道。
“拍攝的時候我們會在一個完全封閉的虛擬環境中進行。”陳昊道,“我讓人訂制了一個10米*10米*10米的立方體太空燈箱。
這個太空燈箱中有多達280萬個LED燈,看上去跟那種演唱會常用的大屏幕沒什么兩樣,但每一盞都能單獨控制。
不管演員們是在什么位置,也不管他們運動得有多快,燈箱都能將其周圍環境表現出來。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讓觀眾覺得真實,拍攝的時候播放的會是宇宙中的畫面,演員也不會再有那種靠想象在綠幕前表演的虛假感。
這樣還可以代替一部分CG特效,減少后期制作時間和成本。”
“那大部分外太空拍攝場景都是在這個太空燈箱里完成?”文木野道。
“沒錯,而且這個太空燈箱是可以旋轉的,能夠營造出人在外太空中失重旋轉的場景。”陳昊道。
“那在虛擬環境中使用虛擬攝影機拍攝,老杜不是有更多的發揮空間了!”郝億笑道。
“恰恰相反,為了體現真實性,會有諸多要求,反而限制了發揮。”杜杰道,“而且使用虛擬攝影機,我還得學會使用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