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外很快傳來敲鑼打鼓的聲音,漢陽的一名持平騎在馬上,被人簇擁著來到院外。
鐵山頭頭臉臉有些體面的人全都到了這座小院子,金進士看洪氏在刷缸,趕忙去扶起她。
“老夫人,真是寒素不改守節之志啊!”
“金老爺?這是?”洪氏愣住了。
“洪賢弟在漢陽出息了,為老夫人你請來了旌表教旨!”
“旌表?我?大守給我請來的?”洪氏一時間語無倫次。
“快換身衣裳,接旨吧!”金進士說完,幾個各家的媳婦婆子擁上前來,把穿著布衣,戴著木釵,即使洪大守給了她錢也不舍得多花一分的洪氏扶進屋子。
那名傳旨的持平來前打聽過,沒想到洪大守家真的是一個窮的不能再窮的兩班戶。本以為這是一趟苦差事,正準備哀嘆。
鐵山郡守宣煙卻過來為他張羅了一座野營,女樂和酒席一應俱全。而金進士等鄉班也悄悄拿出白銀三十兩交給他的家人。
在漢陽算個屁的那名持平這下子綻開笑顏,他在鐵山終究還算是天使,體面可大。
更令他驚喜的是洪氏也不是真的窮,居然也取了二十兩銀子,呈送給他。尚未宣旨,五十兩白花花的銀子到手,簡直比他給純宗大王干三年掙的還多。
很快洪氏換上了她唯一一身綢緞絲衣,甚至還有其他人送給她的假鬢,以及許多首飾釵環。
還別說,打扮起來,頗有一副富貴人家的老太太模樣。
于是在兩名女子的攙扶下,洪氏恭敬的對教旨行叩拜大禮。那名持平也和唱一般,開始把數百字的教旨宣讀出來。
洪氏不怎么識字,但是對于用漢語宣讀的教旨還大概能聽個一二三,畢竟以前洪大守天天在家從早到晚之乎者也。十幾年下來,她也算半個文化人了。
別的也許沒聽懂,但是她成為社會地位高于外命婦的旌表節婦她聽懂了。因為她忠貞守節,十五年不改忠志的行為,她將得到免去全家賦稅勞役的獎勵。
國家和政府會出資在她的鄉里為她建造一座貞潔牌坊,并將她的事跡寫入縣志。
所有在場的鐵山人也都是與有榮焉的樣子,似如今這個時代,忠孝節義深入人心,雖然不一定能人人做到,但做到的人仍舊廣泛的受到全社會的尊敬。
成為節婦甚至可以比擬男子科舉中試一般的榮譽,不僅能夠光耀門楣,甚至還能壯大家族的勢力,獲得鄉里百姓的投效。
教旨讀完,宣煙代表鐵山郡呈上土儀五十兩,他治下出現節婦,代表他教化有方,指不定考評就能為優,就能調離鐵山這個窮山溝,去南方富庶的大郡。
雖然不認識洪大守,但宣煙卻對洪大守產生了巨大的好感,感嘆著朝中有人好做官,掏錢掏的特別迅速。
等林尚沃和韓五石到洪大守家時,只見到四鄉絡繹不絕的百姓,希望投靠到洪大守的名下,成為洪大守名下的奴婢。
而村口的道路上,即使尚有積雪,卻已經開始堆砌石料,平整路面。
一塊正面雕刻著“守節不渝”,背面雕刻著“旌表教旨”的石制大匾被安置在石臺上。
很多石匠以及木匠,正在敲敲打打,為開春后豎立起一座鐵川縣唯一的貞潔牌坊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