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還是好的,就是用處不大,不合時宜,既沒治標,更不治本。
幕府財政也沒有恢復穩固,農村經濟又沒有得到發展。已經成熟的江戶商業模式,又遭到他的橫插一腳。
即使是被廢除了所有債務的幕府旗本御家人也由于嚴厲的其他制度,而不支持改革的進行。
“不切實際!脫離百姓!”
“喔!世兄這句話要不要記述在行卷上,恭呈御覽?”趙萬永挑了下眉。
“難不成你還覺得其策甚佳?”
“那倒沒有,只覺得操之過急,病入膏肓者怎能用虎狼之藥。”趙萬永顯然也不認可。
“你們兩個聊什么呢?”曹允大手背在身后,悠然踱步進入屋內。
“老恩師。”兩人異口同聲。
“沒聊什么,正在整理在日見聞,行卷供國內查閱。”趙萬永答話。
“這是正事,須得認真!”曹允大看都沒看,只是略微隨意的坐下。
“后日我等向源王辭行,務必打起精神,不要有什么疏忽。”
“歸期已定?”
“是的,領判(李書久)已經確定辭行之后即刻出發,不再滯留。”
“省得了。”
………………
殿上,諸位使節團官員向好不容易再次露面的德川家齊跪拜行禮。
德川家齊禮儀性的撫慰了兩句,下賜國書,讓使節團帶回國,交給純宗大王。
李書久恭敬的接過國書,展開。抬頭什么的沒有差池,日方照舊稱純宗大王為有明朝鮮國王李。
至于什么國運綿延,兆民萬安之類的客套話都是現成的,照搬上來就完事了。
幾百字讀來,寫的還是不錯的,幕府養的御用文人要是連這都寫不好,怎么好意思吃幕府將軍的俸祿。
等讀到最后“是故其成也懌!”時,李書久突然面色一變,捧著國書。
“請殿下收回國書,下臣萬萬不敢接受!”
【注1】:禁止種植經濟作物的原因是剛剛經歷了恐怖的天明大饑荒,導致一百一十余萬人病餓而死。禍不單行的是淺間火山大爆發,當場死難二萬人,火山灰遮天蔽日,導致全國性的糧食絕產。所以當時全國都彌漫著對于糧食匱乏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