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九年的正旦不是太冷!
這一年劉墉與紀昀先后去世,乾隆的余幕徹底落下。
但在朝鮮,八道傳揚的都是今上純宗大王親政的消息。貞純王大妃宣布撤簾歸政的消息在漢陽來人之后的第六天終于送達富山浦判官衙門,遠在千里之外的漢陽,對富山浦的百姓自然影響甚微,但洪景來終究牽扯了進去。
朝廷的教旨上則明確寫到了純宗大王將以自身的親耕大禮,以及王妃的親蠶禮為宣示,向八道宣布自己親政的消息。
元宵之前,衙門自然是封印的,自然不會有任何漢陽吏曹的文書傳來。不過既然有惠慶宮洪妃的明示,洪景來還是提前準備了起來,收拾好了包裹,點算了衙門的公務。
洪景來與過往歷任判官不同,在衙門的經費上還留了一筆一千兩的款子。算是給繼任者一個彩頭,其余的便也不提。
過完年,漢陽的公文如預料一般到來,升官了!
議政府檢詳!(正五品)
有心了!能安排在閔廷爀和閔景爀手下,真就是天塌下來有高個的去頂著。他們一個是右參贊,一個是中書舍人,正好是洪景來的頂頭上司。
豐山洪氏與驪興閔氏的結盟交好果然十分穩固,兩個早就落敗的京華士族,現在捆綁的相當的緊密。
“走啦,沒想到這衙門咱們只待了一年半。”洪景來跨上馬,看著同樣在馬上的諸人。
“做官嘛,流水一樣的!”李禧著站在道邊送行。
洪景來在東萊的事務太多,唯有李禧著可以信重,一切都交給他來處置后續。甚至還暗中給了李禧著一筆本錢,先弄上條船,在朝日航線上跑起來。
讓他也培養些小弟馬仔,以后行船經商什么的都用得上。也方便李禧著將來能夠處理更大的生意,更多的事務。
“禧著你在東萊,大小關節我都交代了,有事就傳信漢陽找我。”
“閣郎放心,只要我在,保準出不了事!”李禧著那是胸脯拍的震天響。
“有你在我肯定是放心的!”自己兄弟,沒啥說的。
“風大,閣郎的大氅系緊些。”
“后會有期啦!”說罷,洪景來一催馬。胯下的馬兒甩了甩腦袋,不疾不徐的起步,跑了起來。
東萊這一任官,洪景來自認辦了不少事,也有許多事尚未辦,遺憾不少,收獲亦多。如今要走,到沒有太多的不舍。
李禧著的話說得有道理,鐵打的官衙,流水的官兒。哪有在一個地方干一輩子的,還不是要一任一任的遷轉。
“閣郎,咱們這趟去漢陽,怕不是有什么事吧。”看李濟初在后面趕車,馱著包裹家小,一切都好,韓三石兜到了洪景來明前。
“喔!看出什么來了?”雖然是騎馬,但速度也不甚快,不至于吃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