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韓五石為中軍將,在順利將洪景來以及自己兄弟的家小護送到嘉山后,韓五石正在嘉山鼓舞民眾,加入洪景來的義軍。如果時機恰當,就匯合李在朝所部,一道向平京進發。
以李濟初為左軍將,陪同自慶尚道東萊出發的李禧著,掃蕩朝鮮南部慶尚道和全羅道各水營,消滅李朝那和開玩笑一樣的中世紀水軍,讓他們魂歸二百年前大吹特吹的美好年代。然后就是進攻江華島,控厄漢江水道。截斷天下八道向漢陽的物資輸送,讓漢陽供應出現匱乏。
以尹厚驗為后軍將,作為早年跟隨李在朝來投靠洪景來的契兄弟之一,這位常年在鐵山守家,這一次的任務也是帶領剩余的礦丁山民等,看護住起義軍的家小后勤。并在林尚沃的積極配合之下,奪取義州。
只要奪取了義州,就控制了XX江上最大且最繁榮的渡口。也等于是截斷了中朝之間的聯系。到時候就可以由洪景來委署新的柵門團練使,“迎接”從燕京返回的遣清使團。
至于韓三石,則是擔任北道行營觀軍容使,監護自沙俄雇傭而來的舍科夫等哥薩克騎兵,并統帶洪景來給予他的二百騎,學習和模仿沙俄哥薩克的作戰方式。接受沙俄騎兵的訓練,培養李朝自己的近代化騎兵。
洪景來的好弟弟李禧著,原本是要做水軍將的,但是洪景來認為,把這樣的體己人安置在和諸將一同的地位上,有些不妥。洪景來也是人,也有愛好偏私,信任的多少,也與認識相處的時間長久有關系。
李禧著是洪景來的“無腦”擁簇,曾經說出要掙一百萬兩白銀給他的洪景來大哥買一個朝鮮國的宰相來做。這關系根本不需要多廢話,好得不能再好。
是故最后洪景來遙授李禧著為行營兵馬都總管,位在諸軍將之上!
至于趙萬永,則是擔任北道行營幕府長史,成為起義軍的文吏之首,內掌機要,外決軍策,實際上成為洪景來的第一副手。
大軍自然分營,洪景來擁著李?,一路南下。諸軍鼓舞,二千人的隊伍極為雄壯。道路便捷,走的乃是李朝出使帶清的貢道,不肖多時,便到了宣川城下。
這宣川城內的府使大人的出身說來也是赫赫有名,乃是金祖淳的再從堂兄金益淳。只不過由于兩者之間的關系已經疏遠,所以在安東金氏其他人都在漢陽吃香喝辣的時候,金益淳卻被遠遠的打發到平安道宣川的從三品府使。
看似也是三品大員,權勢卻不過爾爾,執掌宣川一府,卻又無甚兵馬。加上本人也是個只談風月,沒有多少經濟頭腦的世家公子出身,聞聽得洪景來舉數千大軍飛馬而來,一時間慌的手足無措,只是在原地打轉。
既不撞鐘擊鼓,號召民眾上城防御。也不準備騾馬,安置家屬,棄城而走。
令人詫異!
(金益淳確實是金祖淳的族兄,也是現任的宣川府使,也確實守御無道,他的結果暫且按下不提,但他的孫子金炳淵卻是李朝末期最著名的文學家、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