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制公應當發現,監軍與糧臺都操控于柳參判之手,而柳參判乃是樸氏之婿。統兵的卻又是楓皋大監之弟,政出兩頭,令出多門。”趙萬永站起來,在廳中侃侃而談。
“老弟的意思是,訓練兵實則金玉在外,敗絮其中?”
“以我來看,甚至不需我兵先攻,只肖拖延上三五日,其眾稍安,內必生亂!”
“是這個道理!”洪景來多少也想到了這一層。
“但我軍不應該在安州固守,軍心可鼓可用,不可浪費。”趙萬永繼續建議道。
現在起義軍的士氣非常高昂,一來是接二連三的獲取勝利,攻州破縣。二來是士兵大量來自于釋放的奴婢和分地的貧民,他們此刻正處于解放的欣喜中。這樣的軍心正適合繼續驅用,而不是隨著時間消磨,把他們浪費掉。
趙萬永的意見就是以安州為前進基地,反正金斗吉殺了徐向,納了投名狀,他已經在洪景來船上,不可能再下去了。用他守家一點兒問題都沒有,可以安心。
而洪景來所部萬眾,完全可以繼續解放攻取平安道平京以北的各處州縣,當然這是派遣偏師。既可以練兵,又可以抬高起義軍的聲勢。平安道的兵馬都匯集在平京,地方上的抵抗力量薄弱,頂多就是些地主團練武裝,而且互不統屬,可以輕易瓦解。
至于洪景來的主力,則出安州,奪取平京以北的肅川、永柔、慈山、順安諸郡縣。一方面遙遙向平京緊逼,一方面也是給平京城內時間,方便他們暗中爭斗。
在接二連三的敗報之下,金芝淳的壓力會變得極其巨大。在漢陽的潘南樸氏一黨,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會拼命上書攻擊金芝淳空耗國家糧秣,坐視地方州縣失守,擁兵自重,甚至可以抹黑金芝淳和洪景來有勾結。
那么金芝淳就不能繼續坐視洪景來在平安道內縱橫,他必須要趁著隊伍還沒有被柳孝源給拉胯,漢陽也沒有把他解職逮捕前,干出一番成績,來證明自己。
證明自己的最好辦法自然是擊敗洪景來的主力,但是金芝淳是聰明人,他雖然不會帶兵,但他知道洪景來厲害。他有相當大的可能性會帶兵去攻擊那些攻打地方州縣的偏師,只要多擊敗幾支偏師,不僅貨真價實的得到了勝利,可以堵住漢陽攻擊他的那些人的嘴。也可以豎立起他在軍中的威望。士兵們總是崇敬強者,愿意追隨能帶領他們勝利的統帥。
等到掃清了洪景來的偏師,就可以尋機和洪景來決戰,徹底擊敗洪景來。
可洪景來會這般輕易的被擊敗嗎?
“老弟說的有理!”洪景來第一個表示認可趙萬永的戰略。
“我也同意趙長史的策略!”李在朝也表示同意。
眾人一致,這邊整軍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