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退?你有什么想法?”洪景來也正在考慮對敵方法。
“在肅川虛應一二千人,您的本隊后撤至安州松林洞,設下陣勢,待訓練兵沖來,以堂堂之陣勢接敵。末將與韓將軍分左右,一道發動,或許可全取訓練兵。”李在朝指著地圖,左右分劃,向在場的諸將解釋。
“誘敵深入?”洪景來不可置否,這一招需要統帥極高的人格魅力,約束住大軍后撤。同時士兵還需要高昂的士氣和忠誠度,保證不會一點崩,全線崩。
“也未嘗不可,訓練兵乃是官軍之最,慣來征剿,自有軍心士氣。我軍乃是新起之眾,且未曾與訓練兵交戰,或許……”
“趙長史說的不錯!”韓五石當初給訓練兵發餉的時候,一直監押在庫房前,訓練兵什么模樣,他都看在眼里。
“倒也確乎如此!”洪景來微微點頭。
作為一支流轉近二百年的首都中央軍,一直享受著國家的“優厚待遇”。兵員充足,糧餉相對也及時。歷史上多次李朝內部的叛亂和騷動都是由訓練營鎮壓下去的,可以說是未嘗一敗。那這樣的軍隊,會不會小看洪景來的起義軍呢?
一定會!
不論他們多愛戴崇敬給他們足額發過半年工資的洪景來大人,不妨礙訓練營兵們認為洪景來手下的那些奴婢、佃農、礦工組織起來的軍隊是“廢物”!
確實符合誘敵深入的一半要素條件,但是另一半佯裝戰敗,把訓練營吸引到安州松林洞就帶著風險了,誰能保證這些敗兵,會不會沖動整支大軍一道失敗?
“我軍初立,不過三月,上下一心全因一往無前之態勢,若是敗退……”在場都是自己人,洪景來并不諱言自家起義軍的弱點。
“統制公在,軍心就在!”金士龍身份較前幾位略差,這時候立刻站出來表忠心。
“統制公在,我等皆愿隨統制公一道!”帳內外那些洪景來親手解放的奴婢們一道高喊。
“軍心可用,統制公多慮了!”李在朝和韓五石也一道上前堅定洪景來的決心。
“……”
洪景來有些恍然,他知道士兵們忠于自己,畢竟都是自己解放的。但是古往今來那些揭竿而起的起義軍,起初舉兵時的士氣未必低到哪里去,頭領也大多是地方上的豪強頭面人物。但是一遇重挫,大多立刻瓦解,都是有經驗教訓的。咱們能不能脫離這個規律……
“既然諸位同心,那便定策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