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萬永沒有表示反對,而人群中的趙寅永也看到了趙萬永,這時候這小子學乖了,只是死死地盯著自己哥哥,指望自己哥哥開口把他救下來。
洪景來要嚴懲這幫人那是出于政治立場外加維護自己權威,如果小趙開口,痛打三十自然也可以交罰金或者換成打手板三十。國法這個東西,雖然一直要嚴厲執行,但是人情這個東西從古至今也始終無法避免。
稍等了片刻,趙萬永始終沒有開口。洪景來心中暗嘆了一聲,小趙到底還是識大體,分得清輕重。求情固然可以,但是卻也會讓這幫士人儒生心存僥幸,乃至于輕視洪景來。還不如真打了三十棍,能多長點記性。
吩咐已經摩拳擦掌的李濟初,其他人打個半死無所謂,但是趙寅永打兩下意思意思就行了。反正這里面花活不少,打下去又重又響,聲聲著肉,可是實際上就打破一層皮,回家養半個月就能活蹦亂跳的。趙萬永不求情,洪景來也不可能把趙寅永真的打個半死啊。
說來也是當年一起看過天地和春大交歡圖的兄弟……
李濟初自然會意,行刑的兵勇取來長凳,把人推倒捆了。噼里啪啦就打了起來,原本散開的人群這時候又在遠處聚集起來,指指點點。部分儒生士人的家人也趕了過來,看到親屬被打,自然哭嚎起來。可是面對數百人高馬大的教導騎兵,以及那明晃晃的馬刀,卻也只敢在遠處看著,一步也不能上前。
等一眾被打個半死的儒生受刑完畢,這才有上百人涌上前來,或背或扶,把人給帶走。有幾名明顯是趙家的家仆,畏畏縮縮的上前,他們沒有把趙寅永照顧好,此番肯定要被趙萬永責罰了。可是趙萬永見了他們只是擺擺手,一發不發。
那幾個家仆如蒙大赦,把實際只捱了三棍子,但仍舊大呼小叫,搞得快要原地去世的趙寅永給背了回去。
望著遠去的幾人,洪景來輕輕走到趙萬永身邊,也沒說什么,牽起他的手,略帶歉意的拍了一拍。旁人或許看不出來,但是洪景來卻能感受到,趙萬永在微微顫抖,今日的事情,發生的太突然了,這是洪景來和趙萬永都沒有想到的。
發生了這樣的事情,那么今天的議事也議不下去了,洪景來要趕緊上殿面君,把這件事稟報給李?。不管他知道不知道,洪景來總要去和他分說一二才是正理。其他人或回各自的公署辦公,或者回家不提。
自有家人前來擁趙萬永坐上轎子,原本因為洪景來始終是仗劍策馬出行,而且許多新任的官吏出自于洪景來軍中,所以坐轎子的大多是年邁無力的老年官員。小趙因為最近實在是忙的心力交瘁,坐轎子起碼可以閉目養神一會子,這才舍了馬乘轎。
可今天他這個腦子卻始終安定不下來,華陽書院這樣的大事,辦的這般操切。雖然他也知道洪景來是希望快刀斬亂麻,免得橫生事端,可是這樣辦,今天數萬人扣闕。明天保不齊再出點什么大亂子,那可就不是一頓板子就能解決的了。
越想腦子越亂,越亂心就越靜不下來。
回到家中,家里更是雞飛狗跳,原本躺在病床上的趙鎮寬聽到趙寅永的哀嚎,自然要問發生了什么事。得知趙寅永被洪景來痛打三十之后,老頭居然急昏了過去,家里現在已經亂成一團。又沒有個能主事的男人,好在大夫是現成的,就養在家里,這才沒出大亂子。
趙鎮寬今年都七十了,趙寅永才二十出頭個小伙子,算一算日子,約等于是趙鎮寬五十歲上下才得到的幼子。完全算得上是老來得子了,父母對于幼子肯定是更加關愛一點的。本來老頭就病著,現在一聽寶貝兒子被打個半死,哪里還能好了?
聽了這個消息,趙萬永連衣裳都不及換,連忙跑去看他爹的情況。大夫在里面給趙鎮寬施針,讓眾人都散開,不要在室內影響他。若非是趙萬永進來,怕是也要被趕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