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趙子龍”
一番介紹之后,四人坐在一起,暢聊起來,從武功招式道文學經典,無所不談。
讓張浩驚訝的是,張飛的文學造詣一點不低,經史子集,文韜武略,樣樣皆精完全不是自己印象里那個“糙漢”“莽夫”形象。
想想也對,張飛家庭富裕,不可能是大字都不識,有勇無謀的莽漢,而且劉備也不可能讓一個不識字的人獨自帶兵。
還有讓張浩吃驚的是張飛的兵器,據他介紹,他的兵器叫丈八點鋼矛,身長一丈,刃長八寸,又叫丈八點鉈矛,并非是張浩知道的蛇矛。
蛇矛的矛頭彎彎曲曲的,而且尖部分叉,根本不利于戰斗,至于張飛的丈八點鋼矛則是一種和槍差不多的兵器。
“今日與幾位暢談,真是相見恨晚,不知幾位接下來要去往何處,可否在府上多住些時日,也好親近親近。”張飛挽留道。
張浩心中暗暗高興,臉上卻沒有表現出絲毫,一個陰謀出現在他腦海里:現在已經得到了張飛了認可了,不知道能不能把三爺給拐走。
“恐怕恕難從命了。”張浩裝作一臉惋惜的說道。
“哦?可有什么難處?不妨說出來,一起探討探討。”張飛說道。
張浩暗喜,上鉤了。
按照張飛豪爽好客的性格,定然會出言挽留,只要張飛挽留,便可順勢蠱惑,憨憨的張飛此時還不知道,他已經落入了某個老狐貍的圈套。
“翼德請看。”張浩拿出自己畫的那張地圖,展現在張飛眼前,開始一點一點的講自己的計劃。
“啊,世間竟還有如此神奇。”張飛感嘆道。
“現如今,連年災禍不斷,莊稼欠收,百姓民不聊生,有些災區已是十室九空,浩雖無大志,愿以身試險,前往那蠻夷之地,引種回來,以解百姓之苦。”
張浩一段話說的慷慨激昂,別說張飛了,就趙云童飛聽了都有潸然淚下之感。
張浩頓了頓,繼續說道:“如今,浩恨不得日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將這些東西引種回來,早一天,便能挽救許多生命,故不敢耽擱。”
張飛此時已經眼圈泛紅,他也是心中懷有大義之人,聽過這番話,思索了一會,隨后眼中露出堅定的目光。
“子瀚兄,某愿同往,助子瀚兄一臂之力,解救黎民于水深火熱之中。”張飛抱拳說道。
“翼德,此去路途遙遠,且艱難多舛……”張浩假意說道。
“子瀚兄不必多言,眾位舍身取義,某豈能視若無睹。”張飛說完轉身就走,收拾自己的行禮去了。
不一會,張飛背著個包袱,牽了匹馬,拎著自己鋼矛走了過來。
“眾位,我們啟程吧。”說著便向外走去。
張浩幾人一愣,這個急脾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