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蕩蕩的車隊根本走不快,尤其還有兩輛馬車上還有家眷,每天還要入城休息,拖慢了許多速度。
這一天,眾人來到了徐無山下的土根城外,由于再往前走,天黑之前到不了下一座城池了,只好早早的入城。
安頓好之后,張浩,張飛,鐵純三人在便在城中閑逛起來,突然看到有人很多難民朝著一個方向跑去,好奇之下張飛拉住了一個人。
“這位老鄉,不知你們急匆匆的這是干什么去啊。”張飛問道。
“哎呀,你別拉著我,前面有人放粥,去晚了就沒了。”那人怒氣沖沖的說道。
“多謝老鄉。”張飛說道。
那人卻不看他,張飛松手的一瞬間就跑了出去。
“有意思,去看看。”張浩笑了笑說道。
這個時代世家大族有很多,不過能給難民放粥的卻沒有幾個,不然也不會有那么多難民了,張浩對這放粥的人十分感興趣。
三人隨著那些人流走到了一個鐵匠鋪門前,一個大漢正站在門口,面前放著兩大桶的稀粥。
“鄉親們,不要擠,不要擠”大漢看著擁擠的人群,焦急的喊道。
可是那些難民哪里能聽的進去,對于他們來說,那不是一碗粥,有很多人能因為這一碗粥而活命。
也有很多人會因為沒了這一碗粥而失去生命,就好像張浩這個身體那一家人,如果當時能有一碗粥吃,可能就不會死。
當然張浩也會因此而沒有機會借著這具身體繼續活下去。
很快,兩桶粥被分光了,大部分人沒有分到,垂頭喪氣的離開了,而吃到粥的則露出一副滿足的表情。
等到難民散盡,只剩下大漢一人,滿臉失落的站在那里,張浩三人走上前。
“這位仁兄,不知何故唉聲嘆氣。”張浩上前問道。
“唉,我本有心幫助這些難民,奈何能力不足,我已經散盡家財,卻還是杯水車薪。”大漢搖頭說道。
“不知三位乃何許人,緣何來我這里。”大漢突然反應過來,看著眼前三個陌生人問道。
“在下張浩,張子瀚,路過此地,見到仁兄義舉,深感敬佩,特上前結交一番。”張浩施了一禮說道。
“不敢當,不敢當,在下郭達郭天德,就是村野一鐵匠,只是不忍看這些難民餓死街頭而已。”郭達回了一禮說道。
“天德兄悲天憫人,浩也想盡些綿力,我這里有兩個提議,由天德兄定奪。”張浩說道。
“子瀚兄但說無妨。”
“其一,浩也有些財力,可以交給天德兄一筆錢財,賑濟難民,只是此法只是治標不治本,落了小道。”張浩看著郭達說。
“不知子瀚兄所指的大道是什么,在下愿聞其詳。”郭達聽了張浩的話,眼前一亮,追問道。
“天德兄,浩年少時曾與幾位兄弟外出游歷,有些際遇,得到了幾種作物,正準備培育推廣,若能成功,定能福澤萬民。”
“不知子瀚兄可否詳細說說。”郭達一臉驚奇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