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應準備妥當,張浩一行人直奔涿郡而去,張浩一馬當先,童飛護在他的身側,后面是張飛、趙云、張文各領一軍,七百余戰馬跑過,揚起一陣沙塵。
這次黃巾起義,雖說是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并起,分為三十六方,但是幽州地界卻沒什么太大的黃巾勢力。
此時的幽州,經常有外族入侵,相對來說,內部矛盾比較輕,還是一致對外的,各處黃巾勢力都不大,也就涿郡程遠志一路還成點氣候。
當張浩一行抵達涿郡的時候,正是程遠志帶著五萬黃巾攻打涿郡的時候,此時正有兩只軍隊對峙在城下。
靠近城墻一方有三人領軍,當先一人,一身鎧甲,十分精壯,面容如斧鑿刀刻一般棱角分明。
左側一人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看似一副寬厚的樣子。
再看右側一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若重棗,唇若涂脂,丹鳳眼、眉臥蠶,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看樣子這左右兩人就是劉備和關羽了,至于中間那人,應該就是校尉鄒靖了。
張浩暗暗想道:張飛被我拐跑了,也不知道剩了劉備關羽兩個人還有沒有桃園結義了,還有關羽的刀。
鐵純在星火村,沒了這位大神,關羽的雖然也拿著一把大刀,卻不是傳說中的青龍偃月刀,不知道會不會造成二爺的戰力下降。
再看另一方,一群人皆是頭裹黃巾,有兩個人在前領軍,應該是一個程遠志一個副將鄧茂了。
沒聽到雙方說了什么,只見程遠志策馬上前,這邊關羽也是策馬提刀,與程遠志針鋒相對。
張浩加快戰馬,向場中沖去,同時程遠志與關羽已經戰在一起了,打了有十幾個回合,程遠志漸漸不支。
眼看著關羽的大刀就要砍到程遠志了,在此危急時刻,“叮”的一聲,一桿長槍點在關羽大刀之上。
關羽大怒,抬頭看去,一個少年,騎著一匹紅色寶馬,一身黑色紅邊長袍,手中一桿銀色長槍,槍尖直直的抵在程遠志的喉嚨上。
“你是什么人?為何救這黃巾賊,莫不是與這賊人是一伙的?”關羽憤怒的問道。
正說話間,張浩后面一眾人趕到近前,成三方對峙之態。
“那紅臉漢子,怎惡語傷人,辱罵于我兄弟。”張飛見關羽辱罵張浩,怒視著關羽,大罵道,其他也都是怒視關羽,隨時有大打出手之勢。
兩邊的人看見突然殺來的一眾騎兵,皆是大驚,不知道這隊人馬是幫誰的,這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啊,本來騎兵就比步兵戰力高,而且這隊騎兵明顯訓練有素。
而劉備則是看著童飛、趙云、張飛幾人眼冒金光,似乎是動了招攬之意。
“翼德,不得無禮。”張浩身手攔住張飛,將程遠志逼到自己隊伍里,趙云上前把他控制了起來。
張浩收槍一拱手,說道:“這位將軍,在下乃高顯縣張浩,帶領義軍前來攻打黃巾。”
“即是來打黃巾賊,為何要將此人救下。”張浩一聲將軍叫的關羽十分受用,語氣也緩了下來。
“在下認為,現在乃多事之秋,大漢正值風雨飄搖之際,理應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量,此人能帶領這么多黃巾,也是個人才,不如勸降一番,為我大漢效力,豈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