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首一人,身材魁梧,一身鎧甲威武不凡,一對劍眉下,一雙大眼睛熠熠生輝,一張國字方臉顯得極有威嚴,想來就是左中郎將皇甫嵩了。
皇甫嵩字義真,他的叔叔皇甫規是東漢名將、涼州三明之一,父親皇甫節曾任雁門郡太守,久為邊將。
皇甫嵩少年時便有文武志介好詩書,熟習弓馬。最初被察舉為孝廉、茂才。為郎中,遷任霸陵、臨汾縣令,因父親去世而離職。
后來太尉陳蕃、大將軍竇武相繼聘他為官,都沒有應召。漢靈帝以公車征辟他為侍郎,遷任北地太守。
在皇甫嵩身邊的一人,比皇甫嵩略矮一點的將軍,留著一撇濃重的八字胡,臉上帶著少許的落寞。
此人正是右中郎將,朱儁,似乎是因為剛剛吃了敗仗,心里正不爽呢吧,同時也會自認為比皇甫嵩矮了一等。
這朱儁字公偉,出身寒門,能一路做到中郎將,獨領一軍,成為漢末名將之一,自有他的獨到之處。
朱儁少年時父親就去世了,他的母親曾經以販買繒為家業,朱儁因孝養母親而遠近聞名。其為人好義輕財,鄉里都敬重他。
后被太守徐珪舉為孝廉,任蘭陵令,頗有治績。再升任交州刺史,以家兵五千大破叛軍,平定交州。戰后以功封都亭侯,入朝為諫議大夫。
除了這兩位大神,賬內還有兩人,一個五短身材,白細眼長髯,另一個虎背熊腰,廣額闊面,正是曹操孫堅二人。
“幽州義軍張浩張子瀚,見過眾位大人。”打量一圈,張浩上前行禮。
“不知義士帶了多少義軍。”皇甫嵩問道。
“在下所帶七百騎兵,皆是精銳之士,現正駐扎在城外,以待伺機而動。”張浩正色說道。
“哎呀小兄弟,你怎么把兵馬留在城外啦,城外少說也有二十萬黃巾,這要是被圍住,你這七百人可就危險了。”孫堅焦急的說道。
他倒不是看不起張浩這七百人,而是真心替他擔心,就算是正規軍,也不敢在野外用七百人與幾十萬人糾纏。
“這位大人是……”張浩心中已有猜測,不過還是問了出來。
“啊,我也是義軍,孫堅孫文臺。”孫堅抱拳說道。
“文臺兄,無需擔心,我所統領的全是騎兵,黃巾想要圍攻他們,怕也是不容易的。”張浩淡淡一笑說道。
看來這江東猛虎也不是一個只知道橫沖直撞之人,張浩對著孫堅印象還不錯,是個豪爽之人。
“眾位,如今黃巾勢大,將我們團團圍困在這長社城內,雖能保證不讓他們攻進來,可這糧草遲早都要消耗殆盡,不知眾位有何破敵良策。”
在幾人簡單的寒暄幾句之后,皇甫嵩直接切入正題,眾人頓時陷入沉思之中。
“大人,在下有兩個破敵之法,由大人定奪。”張浩沉思一會說道。
“哦?快說說。”皇甫嵩興奮的看著張浩說道。
幾人這么久沒想出什么好辦法,這張浩一來就有兩個辦法,怎能讓人不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