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才?竟是這尊大神,在這黃巾起義初期,去掉后來黑山、白波等勢力不算,這波才絕對是黃巾中數一數二的人物。
歷史上波才可是一戰敗朱儁,二戰圍皇甫嵩、朱儁于長社,以一方之力,牽制大漢王朝的三個主力軍其中之二。
更是在之后的逃亡中,以一人之力,硬抗皇甫嵩、朱儁、曹操三人,雖然三人都不是以勇力見長,卻也是統御一軍的大將,戰力定是不俗。
“哈哈,沒想到是波才大渠帥,好,好,好。”張浩一連三個好,足以說明他心中對波才的重視之意。
“大人,還什么渠帥不渠帥的,但凡能吃的上一口飽飯,誰沒事閑的起義造反啊”波才撓撓頭說道。
波才這句話說得沒錯,很多時候,人都是被逼出來的,就像當年縱橫家蘇秦說得那樣“使我有洛陽兩頃田,安能佩六國相印?!”
當年蘇秦家里一貧如洗,所以才四處游走,合縱連橫,成功地說服了趙、韓、燕、齊、楚、魏六國君王,采取“合縱”策略,一致對秦。
他也因此被推為“縱約長”,身兼六國宰相之職。
身佩六國相印的蘇秦衣錦還鄉,六國君主紛紛派車馬相送。其浩浩儀仗連綿十多公里,顯赫堪比王侯。
連周天子都專門派人打掃街道迎接他,洛陽百姓更是簞食壺漿,望塵而拜。
面對如此顯赫的威儀,回想自己當初的寒酸窘迫之狀,蘇秦感慨萬千,說出了“如果當年家中不是一貧如洗,而是有良田兩頃,怎么可能身兼六國宰相之職”的話。
“唉,可惜了那么多黃巾軍的兄弟,這事怪我啊。”張浩不禁又想到了數十萬的黃巾士卒,他們只是想有頓飽飯吃而已。
屋子里的氣氛一下子沉悶了下來。
“大人不必介懷,遠志已經跟我說過了,這事怨不得大人,要怨只能怨朝廷那幫狗官。”波才憤憤地說道。
“此事之前我也是誤會了,這件事全是朱儁那老匹夫搞的鬼……”張浩將他們去長社城內的事又跟波才程遠志說了一遍。
二人聽后才明白了,原來全是因為這朱儁貪功,再加上被波才給打出了火氣。
“這老匹夫,若有機會我定要將他大卸八塊,以告慰我那二十多萬兄弟的在天之靈。”波才咬牙切齒的說著。
“你放心,早晚有一天,我定會將此人送到你的面前,讓你手刃此人,將他挫骨揚灰。”張浩拍了拍波才的肩膀說道。
“多謝大人。”波才深施一禮說道。
“不過你還要等幾年時間,現在還不是時候。”張浩無奈的說。
他想到了歷史上朱儁的結局,歷史上李傕殺死樊稠,郭汜自疑,又與李傕相互攻殺,長安大亂。朱儁留京沒有出行,任大司農。
李傕劫持漢獻帝到自己的營中,獻帝命朱儁和太尉楊彪等十多人去說服郭汜,讓他與李傕和解。郭汜不肯,扣留朱儁、楊彪等為人質。朱儁的性格剛猛,當日便過于憤怒發病而死。
等董卓亂政之后,找個機會運作一下,也不是沒有把朱儁擄來的可能。
歷史上朱儁雖然鎮壓黃巾之亂時,手段過于血腥。但他不附董卓,明顯其節,諷刺遷都,曲表其憤,欲乘李傕、郭汜,可見其深謀遠慮。
如果不是這次他做的他過分,張浩倒也沒想過要為難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