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植讀完,將拜帖呈給蔡邕,并送上束脩六禮。
“拜師”
張浩又走到蔡邕面前,跪了下去。
“一拜,師道尊崇,利人利德。”
“二拜,傳學授業,教化解惑。”
“三拜,感念師恩,天地為鑒。”
又是三叩首。
“敬茶”
張浩接過一杯茶水,恭敬的遞到蔡邕面前說道:“老師請用茶。”
蔡邕笑瞇瞇的接過了茶杯。
“開智”
蔡邕拿過一支毛筆,上面沾著朱砂,在張浩眉間點了一下。
“禮成”
隨著老者一句話,整個拜師禮才算結束,從今往后,張浩就是蔡邕的弟子了。
“來,子瀚,這位是前太尉喬公,因感國勢日衰,于是稱病請辭,現任太中大夫,當年就是喬公征辟為師為司徒掾屬的。”蔡邕為張浩介紹了那位主持拜師儀式的老者。
“小子見過喬公。”張浩上前施了一禮。
太尉?喬公?莫非是喬玄?傳聞喬玄是大喬小喬的父親,可是這老頭得有七八十歲了吧,那江東二喬得多大了,孫策周瑜不可能娶個媽回去啊,張浩心中暗暗道。
“子瀚?怎么了?”蔡邕看張浩盯著喬玄發呆,輕聲呼喚一聲。
“啊,沒事,只是想起一個關于喬公的坊間傳聞,想來只是以訛傳訛罷了。”張浩回過神說道。
“哦?關于老夫的傳聞?說來聽聽。”喬玄也是一臉好奇的看著張浩。
“小子斗膽,還望喬公不要怪罪小子。”
“無礙,閑談罷了。”
“小子曾聽聞喬公家有兩位女兒,年紀大概在十幾歲的樣子,卻已有國色天香之貌。”張浩慢條斯理的說道。
“哈哈,不知是哪來的謠言,老夫都這把年紀了,怎么會有十幾歲的女兒,孫女都有那么大了。”喬玄聽了張浩的話哈哈大笑。
“小子孟浪了。”張浩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想想也是,這喬玄是梁國睢陽縣人,而喬國老則是皖人,差得老遠了,而且據說這喬玄和曹操私交不錯,如果他真是江東二喬的父親,那曹操就不用銅雀春深鎖二喬了。
“無礙無礙,坊間傳聞而已,無傷大雅,無傷大雅。”喬玄笑著說道。
隨后蔡邕又給張浩介紹了其他客人,都是一些大儒士人,張浩則是一一施禮,其中一人卻引起張浩的注意,準確的說是他身邊的兩人引起了張浩的注意。
此人名叫荀爽,字慈明,潁川潁陰人,出身“潁川荀氏”,其兄弟八人俱有才名,有“荀氏八龍”之稱,荀爽排名第六,更有"荀氏八龍,慈明無雙"之評。
而他身邊的兩個青年,年輕一點與張浩年齡相仿的是荀爽的侄子,荀彧荀文若,而年長一點的則是荀爽的族孫,荀攸荀公達。
當聽到這兩人的名號時,張浩心中狂喜,他對那些現在就已經成名的大儒了解的不多,可這兩位他可是如雷貫耳啊,沒想到能與他們產生交集。
這二位可都是歷史上曹操手下謀主級別的人物啊,荀彧更是有著“王佐之才”的名號,張浩心思一下子活絡了起來。
要是能把這兩位拐回去幫自己,何愁大事不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