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想了一下,不其山他知道,就在城外不遠處,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包,張浩摸出幾個五銖錢,丟給孩子,轉身朝外走去。
“謝謝大人,謝謝大人。”孩子接過五銖錢不住的向張浩道謝,可當他抬頭的時候哪還有人影,三人早已經出門騎馬朝不其山趕去了。
在不其山上,張浩果真看到了一個大院,院子的房舍坐北朝南,占地約有一畝地的大小,屋外砌有院墻,院內向陽開門。
院內種了不少松柏,再過些年定能高聳入云,墻根處栽種了一片緊挨一片的竹林、梅林,間或有些菊花做點綴,顯得清雅幽靜。
還有房舍三間,檐下四根木柱撐頂,柱基基座為青石鼓形,木質門窗平開,并雕有流云圖案。
還沒走進院落,就能聽到里面陣陣讀書聲除了出來,張浩推開院門,慢慢走了進去,朝著發出讀書聲的屋子走去。
靜靜的站在門口,只見屋子里有二十多青年正緊緊的看著前方,順著眾人的目光看去,一位老者正專心致志的講解著。
此時在張浩眼中,老者的身影正慢慢的與他記憶中的那個身影重合。
十幾年前,張浩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第一次見到鄭玄就是這樣的場景,只是和那時相比,鄭玄的身影蒼老了許多。
雖然身姿依然挺拔,滿頭的黑發卻已經變得斑白,臉上也堆積了不少的皺紋。
鄭玄不經意間看到了門外的張浩,開始并未在意,不過卻見張浩緩緩的跪了下去淚眼婆娑喊了一聲“義父”。
當聽到那一聲“義父”的時候,鄭玄的手明顯顫抖了一下,隨后整個人都愣住了,緩了一會,鄭玄一步一步的走到了張浩面前。
“你是……子瀚?”鄭玄一臉的淡定,但他顫抖的聲音卻出賣了他激動地心情。
“是我,義父,我回來了。”張浩哽咽了一聲說道。
“快起來,快起來,讓為父好好看看。”鄭玄興奮的說道。
“長大了,更結實了。”鄭玄打量著張浩,是不是的還捏一捏張浩結實的肌肉。
面對鄭玄,張浩竟然漏出一絲孩子般的羞澀。
“義父,您怎么搬到這荒山野嶺來了,是在城里出了什么事嗎?”張浩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唉,當初黃巾暴亂,城內不太平,益恩他又去了文舉那邊做官,我就帶著你義母和幾個學生躲到了這山上。”
“開始只是蓋了幾個草廬,想著等黃巾平定之后就回去,可是后來越來越多求學的人來此,幾個草廬也發展到現在的規模。”
“而且這里環境清幽,遠離喧囂,黃巾平定之后我也就懶得往回搬了。”鄭玄慢慢的給張浩解釋了起來。
想來益恩應該就是鄭益的表字了,沒想到他被孔融給征召過去了,看來這次不能連鄭益一起帶走了,以后有機會再去接鄭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