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原本的院落簡單的改造一下,就成了現在的四大學院,先讓學院運作了起來,至于最后學院能建成什么樣,還要看以后的建設了。
將鄭玄的學生們安排到了文學院,鄭玄夫婦則被張浩帶回了郡守府,身為張浩的義父義母,自然要住進張浩的府邸。
而文學院的蔡邕和張新聽說鄭玄到了,也全都跑到了郡守府,非要與鄭玄見上一見,張浩無奈,只好在郡守府設下宴席,讓這三位大神好好聚一聚。
而知道張浩回來了的張溪,也急沖沖的趕到了郡守府,身后還跟著可憐巴巴的郭嘉。
“主公,你看。”張溪拿著兩個玻璃瓶子,遞給了張浩。
“這是?”張浩疑惑的接過了瓶子。
“打開看看。”張溪皎潔的一笑,滿臉期待的看著張浩。
張浩打開木質的瓶蓋,一股酒香飄蕩而出,聞到這個味道,郭嘉兩眼放光的吞了口口水,就連在一旁聊天的鄭玄三人也向看向了這邊。
“這是按照主公的方法做出來的,不像之前的酒那么渾濁,而且比之前的要烈上不少。”張溪笑著解釋道。
張浩聞言,輕輕的嘗了一口,這個就差不多有三十多度的樣子,這已經比這個時代的酒烈了不少了。
這個時候的酒的酒都是發酵酒,度數最多不高過二十;大多是十度以下的米酒,發酵后過濾而得,也就跟現代的啤酒度數差不多。
以至于后世許多人都以為古人都特別能喝,動不動就是幾壇子酒,其實也不過是相當于喝了現代的幾瓶啤酒而已。
“主公,再來嘗嘗這個。”張溪看著張浩露出滿意的神色,又遞上了另一個瓶子。
張浩接過瓶子,再次嘗了一口,這個要比之前那個更濃烈一些,能有五十多度的樣子。
“主公,這瓶是在上一瓶的基礎上又做了一遍主公說的蒸餾的工序,雖然更加濃烈產量卻少了不少。”張溪再次解釋道。
“不錯,這酒起名字了嗎?”張浩點頭稱贊道。
“還沒呢,等著主公賜名呢。”張溪說道。
“嗯……這個蒸餾一次的叫一擔糧,這個蒸餾兩次的叫二鍋頭。”張浩想了一下,笑著說道。
離開那個世界已經十多年,還真是有點懷念啊。
“對了,奉孝,你有什么事?”張浩看向郭嘉問道。
“主公,我……那個,嗯……”郭嘉一臉的羞澀,支支吾吾的說著,說了半天也沒說出什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