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
“公孫昭,或許他一直在偷偷跟著我們。”張浩說道。
“有可能,他手下有人身法不比我差太多。”一個聲音在房梁上傳來,嚇了郭嘉荀攸一跳。
“沒事,自己人。”張浩看著郭嘉和荀攸的表情,悠悠的說道。
“可是他為什么這么三番五次的要與我作對呢?”張浩安撫完郭嘉和荀攸,皺眉喃喃自語的說道。
“主公,可能是因為復姓聯盟。”旁邊的公孫度想了想說道。
“復姓聯盟?”張浩一臉疑惑的看向公孫度,郭嘉和荀攸也是滿臉的不解,就連永遠都風輕云淡的童飛都看向了公孫度。
“具體的我也不是很清楚,你們是知道我的出身的,雖然我也是復姓,但是我的家族并不是什么大族。”公孫度臉色一紅說道。
“具體是什么情況?把你知道的說一說。”張浩出言問道。
“聽說早在幾年前,幾個大的復姓家族,見天下有大亂之勢,便偷偷結盟,約定等到天下大亂之時,分散在各個勢力之中,尋求機會圖謀起事。”
“一旦成功,則幾個復姓家族互相照應,共同統一華夏,建立復姓王朝,復姓家族將享有特權,單姓家族將成為被壓迫階級。”
“因為每一支復姓的人數都較少,勢力較為單薄,因此聯盟又約定,新王朝不由一家執政,而是由所有復姓各派一名代表組成公卿會議,同時由公卿會議推舉其中一人擔任皇帝。”
“皇帝在位期間,其家族將不能派代表加入公卿會議,一代皇帝駕崩后,公卿會議當即選出新皇帝接任。”
“這些都是在我義父那里了解到的,但是我義父的家族在聯盟中地位不是太高,所以只能算是聯盟的外圍成員,了解的也不是特別多。”公孫度慢慢的將他知道的都講了出來。
“升濟兄,這公孫昭、與你和你義父不是同宗同源嗎?”張浩問出了自己的心中疑惑。
“當然不是,義父的家族是遼西令支的大族,而那公孫昭屬于遼東襄平的公孫家族,而我,雖然也姓公孫,卻與這兩個家族沒有什么關系,只是一個平民罷了。”公孫度笑著說道。
“遼西令支?怎么會跑到玄菟郡做太守去了?”張浩心中大驚。
“因為三互法的關系,義父不能再遼西做太守,只能選擇在玄菟了。”公孫度解釋了一句。
難怪歷史上的公孫度在遼東自立為王之后,寧可越海取膠東半島北部東萊諸縣,也沒有沿“遼西走廊”陸路來取遼西郡、右北平郡呢。
而且公孫瓚拼殺、割據幽州前后二十年的光景,竟沒有和遼東公孫度發生一次沖突,也是因為有了公孫瓚的緩沖,才可以讓公孫度在遼東過得那么滋潤。
嚴格算起來那公孫瓚還是公孫度的叔叔呢,公孫瓚就是遼西令支人,因為母親地位低,只能做個小吏。
而公孫琙就是得到公孫家族蔭官、襲爵的資格,這么說,公孫琙與公孫瓚就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了,公孫度是公孫琙的義子,自然得管公孫瓚叫聲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