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龍,你先帶人進攻,派人盯住丸都城,一旦丸都城出兵支援迅速撤離,不得與敵人纏斗。”國內城外,張浩鄭重的吩咐著。
國內城依山而建,在丸都山上還有一座丸都山城,它既是國內城的軍事守備城,又曾作為高句麗王都使用。
在高句麗歷史發展進程中起過重要的作用,丸都山城與國內城相互依附,互為都城,兩座城成掎角之勢,一方受到攻擊,另一方可以迅速支援。
趙云答應一聲便帶著隊伍沖向了國內城,現在趙云帶領的隊伍,里面有一半是龍武營的輕騎兵,另一半則是飛羽營的弓騎兵。
還沒到城下,趙云便拿出寶弓,拉滿弓向著城門的士兵射了一箭,趙云身后的士兵也紛紛彎弓搭箭。
雖然這里有一半輕騎兵,箭術趕不上弓騎兵,但是也都訓練過,一群人一輪齊射,不用瞄準也能造成一定的傷害。
城門處頓時亂做一團,有士兵將城門關閉,城墻上的士兵反應過來也急忙向城外射箭,可是趙云軍隊并沒有直沖城門,放了一輪箭雨之后就跑出了高句麗軍的攻擊范圍了。
高句麗士兵的一輪箭雨竟然一名趙云的士兵都沒有傷到,等到城上高句麗士兵發現敵人根本不在自己射程之內,紛紛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可這邊剛停下,趙云就帶著軍隊一個沖鋒,沖到城下不遠處,再次向城墻上發射了一輪箭雨,之后再次遁走。
如此幾次之后,趙云一方毫發無傷,城墻上的高句麗軍卻損失不小,貌似里面的守將被打出了火氣。
城門緩緩地打開了,一隊三四千人的騎兵沖了出來,高句麗的戰馬長得都比較矮小,屬于山地種馬匹,適合走山路。
但是在城門前這塊空地上卻一點優勢沒有,無論是力量還是速度,都不如趙云軍隊的戰馬,根本就追不上趙云軍隊。
趙云帶著軍隊邊向前運動,邊回頭開弓射箭,一會的功夫就射殺了高句麗騎兵十之一二的人數。
等到沖出城墻上弓箭手射程范圍一段距離之后,眼看著就要進入山地了,趙云軍旗一陣揮舞,大軍迅速組陣。
變陣之后形成了錐形陣,趙云充當尖部的一點,大軍形成一個錐形,輕騎在外,弓騎在內,向高句麗騎兵沖去。
錐形陣是《孫臏兵法》古十陣中的一種陣法,孫臏兵法中的古十陣分別是方陣、圓陣、疏陣、數陣、錐形陣、雁形陣、鉤形陣、玄襄陣、水陣、火陣。
而水陣和火陣講的是水戰和火戰的戰法,不是單純的戰斗隊形,所以孫臏十陣實際上只有八種基本的戰斗隊形。
在這個時代,一般將領在作戰訓練中普遍使用的都是這古八陣,而后世所熟知的那些陣法名字,在這個時代還沒有被創造出來。
而后世名氣最大的諸葛亮的八陣圖,則是在這個古八陣的時候基礎上創新出來的一種集團復合大陣,可以根據不同的地形對手變成不同的陣型。
可以說這古八陣是后來創造出來的所有陣法的基礎,像趙云、張飛、太史慈這種看過許多兵書的人,自然早就帶士卒演練過這些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