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起:“2000。”
對方:“……”
陳起:“3000!”
“不是……你這……”對方顯然是被陳起這簡單粗暴的方式搞懵了,一時間硬不知道該說點什么好。
陳起繼續打字:“就三千塊,你好好考慮一下,不同意的話我就找別人了。”
對方沉默,顯然是還有點沒反應過來。
這種情況,他是真沒遇到過啊!
也就在他沉默的這個間隙,另一位昵稱叫“浮夸”的同學也同意了他的好友申請。
“你好。”對方主動打招呼,還在這句話的后面還加了一個微笑的表情,看上去好像很有禮貌的樣子。
陳起笑了一下,也懶得去猜對方此刻的情緒,同樣的直接挑明了來意。不過他這次更直接一些,很簡明扼要的表示愿意花兩千塊錢了解陳起的個人信息。
跟“冷風”同樣一樣,在聽到陳起的意圖后,這位“浮夸”同樣好像也有點懵,好一會都沒見他回信息過來。
陳起也不催促,耐心的等待著。
他有的是時間和耐心,他也一點都不擔心他們會拒絕。那個同學群里好幾十個人呢,有的是愿意賺這筆快錢的。
不過,依據他對畢業生的了解,這種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他們應該是不會拒絕的。
果然,幾分鐘后,“冷風”同學先發來信息。
“你認真的?”他還是有些半信半疑。
陳起二話不說先轉了一千塊錢過去,“先付你一點定金。”
對方在過了大概有半分鐘后才收款,似乎還是有點驚疑不定。
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有點顛覆他們對這個社會的認知啊!
說好的人心險惡呢?
“你想知道什么?”他問。
“你跟陳起熟嗎?”陳起問。
對方回道:“唔……不算很熟,幾乎沒在一起玩過。”
對這個意料之中的回答,陳起并未覺得意外。如果對方真跟他熟悉的話,應該早就把有人在暗中調查他的事告訴他了。而到現在,他的舊手機還沒有任何動靜,沒收到任何短信或是電話。
而他之所有在猜到了這種可能的前提下還多嘴一問,主要還是想知道這個人靠不靠譜,會不會瞎說。
從他的回答來看,他應該是靠得住的,不熟就是不熟,一點也不擔心對方會不會因為他的這個回答而結束這場交易。
心里想著這些,陳起的手指也飛快的在手機屏幕上點動著。
“把所有你知道的信息都告訴我,包括他的為人、性格、愛好、家境、學習成績、交過幾個女朋友、在學校的時候有沒有做出過什么具有轟性的事件以及你對他的印象等等等等,只要你知道的,都告訴我。”
陳起把這段話發了過去,在想了想后,又在后面加了一句,“一定要真實客觀的內容,不要添加任何道聽途說的虛假信息。”
自己調查自己已經是很離譜很不可思議的事情了,他可不希望再把精力浪費在一些沒有任何作用的假信息上。
“行,容我回想一下。”對方在回了這條信息后就沒了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