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好。”徐不年對他這個決定倒沒有太意外,畢竟趙吳和白小客是他一手挖掘的,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他會幫他們一把也不奇怪。
“那行,我先研究一下這位周導的作品。”陳起打開邊上的一臺電腦,直接在搜索框輸入周曉的名字。
讓他略感意外的是,這位周導還挺年輕,網上的資料顯示他還不到三十歲。
他一共拍過兩部電影,第一部是兩年前,票房近兩億。還有一部就是去年,票房兩千萬不到。
嗯,他還是京城師范大學藝術系畢業的。
簡單的看了看他的資料,陳起找到他的第一部電影打開看了起來。
這是一部懸疑喜劇片,整部電影的劇情非常緊湊,導演通過各種鏡頭的運用把那種身臨其境的緊張感發揮得淋漓盡致。
陳起一幀不落全部看完。然后,他又打開了他第二部作品。
這是一部號稱投資高達兩億的動作片。
唔……怎么說呢。從一個觀眾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的某些打斗鏡頭還是挺精彩的,但這也是這部電影的唯一亮點。
劇情方面有點弱智,很多邏輯說不通。另外,那幾個演員的演技也是一言難盡……
但是,劇情弱智應該是編劇的鍋吧?演員沒演好倒是跟導演有關,但是不是也不能全怪導演啊?
在看完后面這部電影后,陳起也有點同情這位周導。
好慘一導演!
他隨后又在網上搜了搜他的其他信息,發現他近一年好像還真沒什么動靜,一副已經快要被人們遺忘的樣子。
在簡單的想了想后,他按著名單上的聯系方式撥通了他的電話。
“喂?”電話很快被接了起來,聲音聽著好像有些疲憊。
“你好,是周曉周導嗎?”陳起忙說道。
“你哪位?”
“我是陳起,你可能不認識。給你打電話主要是想跟你談談合作,不知你有沒有興趣?”
“陳起?《萬萬沒想到》的陳起?”讓陳起有些意外的是,對方居然還知道他。
“對對對,是我。”
對方沉默了片刻,問道:“你說的合作是什么意思?”
“我這邊有個劇本,想邀請你來執導。”
周曉再次沉默,好一會后他才再次出聲:“你在哪?”
“京城。”
“行,你給我個地址。”
“好。”掛了電話,陳起本想給他發個附近的餐廳或者咖啡廳地址,但在想了想后,他最后還是把未來影視的地址給他發了過去。
在發完信息后,他又繼續搜索那幾家影視公司的信息。
他查詢的順序是從后往前的。
他對那些連年虧損的公司明顯更感興趣。
他查他們投資過的影視劇和相關的票房,他查他們的口碑,查他們在圈內的地位和影響力,反正網上能查到的信息他都查了一遍。
一個多小時后,名單上的十幾家影視公司被他劃得只剩下五家。
其它**家全被他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