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的,第一組合唱的嘉賓表演結束。
臺下一眾電視臺高層紛紛點頭稱贊。
不得不說,陳起在玩花樣這方面還是挺突出的。
要換成他們的話,是怎么也想不到邀請演員同臺表演這種創意的。
音樂節目請演員?
怎么想的啊?!
“他們唱得還挺好。”
“是啊,這次真是漲見識了,演員居然也這么會唱歌。”
“我感覺這歌選得也好,跟他們倆都挺配的。”
同樣也被現場的音響效果震撼了一把的那些領導們好像很懂欣賞似的連連稱贊。
這要是讓陳起聽到的話,估計要流露出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了。
會唱歌?
那些歌手的表現當然是沒話說的,但那些演員……
瑕疵還是挺多的,連他這種半專業人士剛才都聽出來剛才他們至少有兩次沒跟上節奏。至于不在調上什么的就更多了。
不過人家到底不是專業的音樂人,有一點瑕疵也是可以理解的。
他相信觀眾也能理解。
第一組合唱嘉賓在謝幕之后,周周上臺簡單串場,然后隆重的介紹了下一組嘉賓。
第一組嘉賓則在黑衣人的護送下回到了他們自己的休息室。
這也是讓這些歌手和演員嘉賓們最最煎熬的游戲規則。
導演的保密工作做得真得讓他們都無話可說了。
現在彩排都進行到最后一輪了,他們還是不知道對手們唱的都是些什么歌。
陳起也明確的告訴了他們,只有到了晚上正式直播的時候他們才能和所有觀眾一起看到對手的表演。
好煎熬!
中間也有人想過偷聽的方法,但最后都被守在外面的黑衣人“勸”回去了。
偏偏休息室的隔音還挺好,想偷聽都聽不到。
……
現場,彩排還在繼續著。
一切都井然有序。
攝像、燈光、收音、導播……
整個節目組傾盡全力的配合著臺上的歌手和樂隊。
什么時候該給嘉賓特寫,特寫哪個部位。
什么時候該把鏡頭給樂手。
什么時候又該切換現場觀眾和后臺嘉賓的鏡頭等等等等。
他們都記在心里。
早在之前彩排的時候陳起就將每組表演嘉賓分別拆分開來跟他們仔細的講解過他想要表現出來的效果。再加上經過那么多次的彩排,節目組眾人甚至都已經有了肌肉記憶。
他們很清楚在哪個時間點該怎么做。
舞臺上,這組嘉賓的合唱正好到了高朝部分。
璀璨的燈光瞬間亮起。
負責全景的攝像早已準備好,將整個畫面完美的記錄了下來。
同時,在后臺的導播也第一時間將這個畫面切換到了大屏幕上。
當鏡頭再度切換到兩個小提琴樂手的時候,后期也很及時的將這兩個樂手的名字貼在了屏幕對應的位置上。
整個節目組的配合雖然說不上是天衣無縫,但這種默契度看著也有點行云流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