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要怎樣才能把那些幕后黑手都套進來,那確實得要好好研究一下。
只要好好操作一下,他完全有把握把他們坑得懷疑人生!
當然,整個過程得好好計劃,搞不好還得拼拼演技什么的。
總不能讓他們看出了破綻不是?
陳起越想越興奮。
其實,讓他下定決心制作這么一檔“自殺”式節目的還有另一個原因。
外界的高關注和高期待讓他感受不了不小的壓力。
他覺得不能任由事態這么發展下去,不能讓外界對他抱有太高的期望。
什么陳起出品必屬精品這種事情是絕對不能發生的。
他不想讓外界給他立一個完美人設的牌子。
那不是給自己壓力嗎?
不能!
絕對不能!
不能把路走窄了!
作品質量忽高忽低飄忽不定不好嗎?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好嗎?
做好了,觀眾覺得驚喜。
翻車了,觀眾也不意外。
這樣多自在?
所以,他決定做一檔血本無歸的大制作來給自己降降溫。
當然,更重要的還是要把那些幕后黑手套進來。
一箭雙雕!
于是,在接下來長達半個月的時間里,陳起一直在默默的完善著自己這項偉大的計劃。
這個計劃他誰都沒有透露,連最信任的蘇小小都不知道他在忙什么。
在這半個月的時間里,他也將這五家音樂公司的底細摸了個底朝天。
他大概的知道他財務狀態,知道他們的經營狀態,知道他們現在的困境,也知道他們旗下都有哪些簽約歌手……
等等等等。
在了解這些詳細的情況的同時,陳起的血虧計劃也逐漸完善。
在又經過了長達四五天的仔細整理后,一切終于準備妥當。
此時,距離《歌手》收官已經過去整整一個月。
《歌手》的熱度早已降了下來。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個月時間里,也有兩家衛視前后推出了兩檔同類型的音樂節目。
當然,這兩家衛視的綜合能力都進不了前五。
排名靠前的衛視相對來說還是更謹慎一些的,雖然他們也都眼紅《歌手》的成績,雖然他們也都有些蠢蠢欲動,但最終還是理智占了上風。
這兩檔節目一檔叫《歌唱家》,另一檔叫《大家一起唱》。
《歌唱家》是純表演型節目,就是每期都請一些不同的歌手上臺表演。
《大家一起唱》是歌手和演員和普通人一起同臺競賽的節目。
但很遺憾的是,這兩檔節目都反響平平。
兩檔節目都沒有在市場上掀起什么水花。
有《歌手》的天花板在前,這兩檔節目不管是質量還是制作水準又或是嘉賓陣容都有些一言難盡。
用看過這檔節目的觀眾來說,這些節目跟《歌手》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
看這些節目,還不如去看《歌手》的重播。
在這樣的前提下,外界對陳起制作新節目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將這一切都看在眼里的陳起不禁有些膽寒。
他已經不敢想象,待接下來這檔節目播出后,他會被罵成什么樣。
應該不會太慘吧?
嗯,他相信網友們是愛他的。
最起碼……那些沙雕網友應該是不會拋棄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