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后,陳起出現在了首爾。
下了飛機后,他跟著人群慢慢的走向機場。
這座城市他也不是第一次來了。
年初的時候他來過一次,也在這邊折騰了好些天。
大致的套路跟好萊塢那邊差不太多。
都是挖墻角建公司的套路。
給出的待遇也都是10%。
十年內他保證這家公司會成為整個韓國市值能排進前三的娛樂公司,如果沒達到,他照價補償。
在這種重金的誘惑下,他在這邊的布局也是順風順水。
但跟好萊塢又不同的是,在這邊他沒有讓他們急著組建基礎團隊之類的。
原因很簡單,他缺錢。
他實在沒有這么多錢來支撐這么多公司的發展。
所以,除了好萊塢以外,他給其它幾個國家做的規劃都是先賺錢。
先從經紀公司開始。
這邊是挑選新人,組建女團!
入鄉隨俗嘛。
在韓國,女團是最受歡迎的職業之一。
反正當初他在地球的時候對韓國娛樂圈印象深刻的就是女團。
沒有之一!
現在想想他心里都還有些躁動呢。
嗯,先從女團開始!
他也想感受一下當地財閥的快樂。
走出機場,陳起很快就看到了接機的人。
他在當地的負責人。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個女的。
三十多歲,挺知性挺干練的一個人。
她原本就是一個經驗很豐富的經紀人,雖然這些年沒有帶出過大紅大紫的明星,但從她手里出去的明星對她一直都挺尊敬。
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她的人品。
這是他年初時候花重金從兩個老資歷的娛樂記者嘴里打聽出來的消息。
當時跟他們詳細的了解了當地娛樂圈的一些架構以及相關的人選后,他一眼就看中了這位韓小姐。
當時的她正處于半封殺狀態。
被他們公司封殺的。
具體原因很模糊,各種各樣的版本都有。
陳起當時跟她聊的時候也好奇的問了一下,但對方只是承認有封殺這件事,但具體原因她沒說,也不知是出于對她手底下那些明星考慮還是別的什么原因。
她不說,陳起也就沒再多問了。
然后,陳起又依著好萊塢那邊的套路又來了一遍。
十年!
前三!
10%!
而且她還是這家公司除了他以外的第一負責人。
這些東西都是白紙黑字全部寫進合同的。
然后,她答應了。
再然后,她就按著陳起的規劃開始操作。
這大半年來她也親自出手挑選了好些又年輕又漂亮身材又好的新人,有的是剛剛走出校門的,有的是她之前就欣賞的。
照片和視頻什么的陳起也都看過,大部分都符合他的審美。
“老板!”
在陳起看到這位韓小姐的時候,她也看到了陳起。
她快步迎了過去,很恭敬打了個招呼。
陳起笑著點了點頭,說道:“好久不見。”
韓小姐也跟著笑了笑,問了一個跟好萊塢羅蒙一樣的問題:“先回酒店休息還是先去公司?”
“去公司吧。”陳起也懶得倒什么時差了。
反正他的生物鐘都已經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