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聲。
讀書聲。
還是讀書聲。
這條廣告的背景音樂并不突出,貫穿始末的是從那些學生嘴里發出來的語速極快的讀書聲。
這種特意加快的語速讓得所有在屏幕前的觀眾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一種有些喘不上來氣的壓迫感。
當最后一個畫面在屏幕上閃過之后,屏幕再次黑了下來。
一行走心的文字緩緩呈現。
“他們背負的壓力,你無法想象。”
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很多家長都下意識的咬了咬嘴唇,沒有說話。
當這行文字消失后,出現在屏幕上的另一行字更是讓得所有人都沉默了下來。
“關于學習,他們已經拼盡全力。”
這些緩緩浮現的文字看似柔軟,但實際卻都擲地有聲鏗鏘有力。
在氣勢這一塊,它們拿捏得死死的。
這行文字在屏幕上停留了七八秒之后才緩緩消失。
至此,全片結束。
依舊是沒有跳轉,依舊是沒有重播。
變黑的屏幕就這樣靜靜的呈現在那里,在上面緩緩飄過的也依舊是寥寥無幾的幾條彈幕。
但跟之前不同的是,這條廣告沒有下線。
它可以重播。
有些沙雕網友還下意識的試了一下。
跟這些沉默的家長一樣,這些沙雕網友在看完這條廣告后也都有很深的感慨。特別是那些年輕的、幾年前才經歷了這種陣仗的網友。
是啊,為了學習,他們大部分人真的都已經拼盡全力了。
其實真的沒必要再給他們增添其它的壓力和負擔。
都已經是高三的學子了,他們都不再是小孩子了,他們又怎么會把陳起那條明顯拍著調侃的廣告當真呢?
他們真的弱到連分辨這點是非的能力都沒了?
再仔細想想,陳起上一條廣告其實也沒有說錯。
真話往往都是刺耳的。
有些事情,確實是不是努力就可以成功的。
學渣逆襲的例子當然有,但并不是每個學渣都能逆襲。
上一條廣告的學渣從19分提升到29分,就已經是他的全部能量了。
只要他們盡全力了,那也沒什么好遺憾好苛責的了。
這么淺顯的道理,那些之前氣得不行的家長當然也能看透。
也正是因為看透了這個道理,他們現在才會一直沉默。
當然,沉默并不代表他們認同陳起之前傳遞出來的那種扭曲的價值觀。他們心里有些亂一時間不知道該說點什么來反駁而已。
但在這個時候,這條廣告上的彈幕已經開始沸騰了。
“哈哈哈哈,傻眼了吧?懵逼了吧?想不到陳起能自圓其說吧?”
“我又裂開了!”
“媽的,全是套路!我到現在才反應過來又掉進了陳起挖的坑里。”
“又白高興了,我還以為陳起真要翻車呢!”
“陳起真的是越來越沒下限了,這個坑是真的坑!”
“這不要臉的又一次預判了我們的預判?簡直了!”
不僅是這條廣告上的彈幕,就連微博也很快熱鬧了起來。
雖然相關的爭議還是有,雖然罵陳起的聲音依然在,但跟之前的鋪天蓋地比起來,現在這些聲音已經沒什么殺傷力了。
持相反意見的兩方人馬在論壇、聊天群以及各種可以交流的地方理性的討論著關于壓力的這個尺度。
有人說孩子能身心健康的成長就很好了,關于學習這種東西確實是沒辦法強求的。
也有人說如果在這個時候不給他們足夠大的壓力,如果在這個時候不逼他們一把,后悔的可能兩代人的一輩子。
雙方誰也沒有辦法徹底說服誰,但雙方分享出來的一些觀點又都影響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