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習慣這里的生活嗎”我笑道。
“哈哈哈哈,當然習慣了,我住在這里挺開心的,除了下下棋,還能到附近的魚塘釣釣魚,多愜意。”周耀森哈哈一笑。
“爸你真的打算退休了嗎”周若云忙問道。
“若云,爸這把年紀,是應該退了,記憶力這塊,也有些問題了,其實我心里明白,我已經不適合長時間的高壓工作,這些年來,我一直忙于工作,對你媽和你奶奶照顧的少,是應該享享清福了,我和你奶奶也說了,她也想回來,所以我打算過兩天就讓管家把她接過來,這里什么都有,不是很方便的嘛,本來你奶奶就習慣住在濱江。”周耀森解釋道。
聽到周耀森這么說,我和周若云點了點頭,我們三人一起回到了家里。
家里的客廳,萍姨已經做好了很多菜,我們一家人坐下,也就開始吃了起來。
下午周耀森帶著漁具,說是約了老伙計一起釣魚,而我們也就跟著去魚塘看了看。
周耀森在這里,的確過的越來越習慣了,不是下棋就是釣魚,說晚上村委會還有人跳廣場舞,特別熱鬧。
而既然周耀森下午在釣魚,我和周若云也不便打擾,我們在村里逛了逛。
“老公,你看那,那里就是我小時候讀書的地方。”周若云指了指遠處鄉間馬路的一所學校。
對著這所學校走去,這是一棟三層高的教學樓,一層有四個班級,三層十二個班級,按照周若云說的,她們讀小學時,每個年級有兩個班級,他是小學三年級才去縣里讀書的,至于后來,就在市里讀了初高中,并且考上了燕京大學。
這所村里的小學,早就不再教學,房子非常的老舊,校門緊閉著,據說還做過倉庫,現在就荒在這。
我知道這對于周若云來說,都是回憶。
“你們村里的小學還是三層樓,我們村的,以前就是平房,而且一二年級都一起讀的,只有讀到高年級才去鄉里,縣里讀書,就是讀高中了。”我說道。
“宣城現在不也發展的還可以嘛。”周若云說道。
“現在還好,讀書都去縣里,鄉里有小學,但村里早就沒有了,大部分都在縣里和市里讀書,房子買到縣城和市里的不少,農村老家,就裝修一下,或者翻新的一下房子,其實我們那農村,已經沒什么人了,都是老人,只有逢年過節,年輕人才回來。”我解釋道。
“現在都是這樣,農村都是老人留守,年輕人都喜歡住城里。”周若云贊同道。
“以后我老了,應該也喜歡農村的生活吧,只要農村什么都有,開車回來也比較舒服,關鍵農村地方大,空氣也好。”我笑道。
“老公,你現在可不能這么想,現在你可是創耀集團的總裁,什么事你都要管著,你要想和我爸一樣,那么就必須要有接班人。”周若云笑道。
“那就只能等孩子們長大了唄。”我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