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適想了想,回道:“不知陛下是否知道世間行走?”
李世民猛然一回頭,面帶驚駭之色,”那世間行走每每出現,都會顛覆當前的朝廷,再由他們選擇的人重新建立一個國家。問及為何,言之當前的朝廷昏庸無能,只好建立新的。李縣男,朕自認并不昏聵,手下也是能人輩出,似你這等世間行走為何又要重新出現?“
那邊李世民在慷慨陳詞,這邊李安適正在心里嘀咕,”感謝起點大神,我隨便瞎說的世間行走居然真的存在,太好了!“
”李縣男!回答朕,你這等人為何又要出現?難道是覺得朕很昏庸嗎?要顛覆朕的朝廷?”
“二哥莫要大動肝火,且聽李縣男如何解釋。“
這長孫無垢不愧是一代賢后,這等時候也能冷靜下來安撫自己的丈夫。{搜不到文德皇后的真名叫啥,只有一個小名觀音婢,我看人家大神這么寫我借用一下}
”回陛下,微臣確實是世間行走,但卻不是來覆滅陛下朝廷的。具體為何,且聽臣慢慢說。“
這邊李世民坐在石凳上被長孫皇后安撫著回了一句。”你且說,朕要好好聽聽你能說什么。“
”陛下,世間行走只是代稱,組織的名稱叫鴻蒙,成員的名稱按照天干地支排列,共有六十名成員。組織的興起可以追溯到軒轅帝時期,軒轅帝用推算之發算出未來五千年的歷史走向后,創立鴻蒙,用來監測歷史的走向。如果歷史的走向偏離了軒轅帝的推算,我們就修改歷史。自此,鴻蒙隱藏在暗處,監視著世間的動向。商王子受本應昏庸無道,倒行逆施,與周武王大戰敗落后點燃鹿臺**而死。但是子受卻沒有按照歷史的走向發展,他愛民如子,大力發展農業。我們只好派妲己前去魅惑他,使他變得昏庸,最后兵敗而亡。可這時鴻蒙內部分離成了兩派,一為忠,一為反。“
李安適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忠派是忠于軒轅黃帝的一派,主張不同于歷史走向的都要被毀滅;反派是反對鴻蒙插手歷史的走向,主張順應歷史的發展。兩派爭論不休,最后組織改名鬼谷,一派為縱,一派為橫。以歷史為棋盤,兩負便為輸,輸者遠走海外,永不踏入中土。第一局是覆滅秦始皇,縱派選的是農家劉季,橫派選的是楚國后裔項羽。項莊舞劍之時縱派以為輸定了,沒想到項羽剛愎自用,認為劉季彈指可滅,便放了劉季一馬,而后項羽烏江自刎,橫派一負;第二局縱派選劉秀,橫派選王莽。橫派怕再輸一局,便教授王莽不可外傳的格物學。昆陽之戰劉秀以兩萬對決王莽的四十萬大軍,縱派本以為輸了,沒想到天降隕石,讓劉秀大勝。自此橫派兩盤皆墨,遠走海外。縱派也解散了,對外號稱鬼谷派。鬼谷不再插手歷史的進展,但天下混亂之時仍會派門下子弟下山終結亂世。鬼谷掌門號鬼谷子,一生只收兩位弟子繼承所學,一學縱,一學橫。兩者對決,勝者便是下一任鬼谷子。第四任鬼谷子手刃師弟后上位,感嘆鬼谷的規則之殘忍,遂廢除門規,訂立新規。以后鬼谷子收徒,一學文,一學武。文武并列,兩位皆是鬼谷子,一傳文,一傳武。東漢末年,學文的是荀文若,學武的是趙子龍;隋朝末年,鬼谷收徒,學文的叫李安適,學武的叫薛仁貴。”
“陛下問微臣為何下山為官?微臣下山不是為了顛覆陛下的朝廷,而是為了輔佐陛下開疆擴土的。”
李安適說完久久沒聽到回答便抬頭看去,李世民捋著胡須定在那里,長孫皇后也愣神的望著李安適。周圍的下人不知何時都散了,長樂公主也早早的被乳娘帶走了。現場除了李安適三人再無其它。
良久之后李世民緩緩的舒了口氣,拍了拍長孫皇后的手,示意他沒事。再看向李安適認真的說道:“李縣。。李鬼谷,朕該如何待你?”
“回陛下,陛下若有任何的難題都可以詢問微臣,微臣知無不言。”
“現在關中大旱,蝗蟲四起,朕寢食難安,與眾大臣商議數天也無有辦法,李鬼谷可有良策?”
“陛下,那蝗蟲數量繁多,可派人盡數捉回來,這蝗蟲的營養可比雞魚,常食能強身健體,對于氣疾也有一定功效。”
“此言當真?那蝗蟲能治氣疾?”
“是的,將那活蝗蟲捉來滾水中燙半盞茶的時間,變色后撈出,取出內臟后曬干再研磨成粉,每日用水送服即可。還有陛下,明日早朝可用些油炸的蝗蟲賜予群臣,他們覺得好吃才會去買。到時上行下效,蝗災就不攻自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