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淵順手把孫女舉起,放在脖子上騎大馬。他今年剛好四十歲,卻已經做爺爺了,長孫女甚至有兩歲大。
王策在呂宋沒回來,還把妻子羅氏接去。女兒王冉年幼,經不起長途奔波,目前交給宋靈兒照顧,打算再過幾年送去呂宋跟父母團聚。
另外,王素與公主的兒子,也已經有三個月大。
今天臘月二十三。
王淵逗弄了一會兒孫女,便舉家團聚吃小年夜飯,一大家子人熱鬧非凡。
正妻宋靈兒、黃峨,妾室夏嬋、香香、綺云、安娜、孔芙。
除了次子王素,帶著妻兒回家吃飯,還有王澈、王騏、王驥、王錚、王茂、王鑒這六個兒子,王嵐、王裳、王錦、王羕四個女兒。另有養女王琿、養子王芳(馬芳),以及山東來的關門弟子尹秉衡。
只論親生的,王淵一共八子四女,目前綺云和安娜都懷有身孕。
王淵兩妻四妾都生這么多,也難怪明朝宗室繁衍太快。親王、郡王們,不能科舉,不能做官,連出城都要打報告,也就只剩下男歡女愛了,整天啪啪啪可不就一窩一窩的生嗎?
一番宴飲之后,王淵把養子叫來:“芳兒明年就十七歲了,可有什么打算?”
王芳(馬芳)在另一個時空,是北地第一悍將,有“勇不過馬芳之稱”。他從小被蒙古人掠去做奴隸,在河套之戰被王淵收養,如今已經過去數年:“父親,孩兒學不來四書五經,科舉肯定無望。物理也學不進去,能知一些物理常識便是極限。孩兒唯有弓馬嫻熟,兵書也勤加研讀,希望能夠去邊鎮歷練。”
王淵笑道:“去哪個邊鎮?就說蒙古那邊,河套、集寧、大寧三鎮,蒙古皆不敢南下牧馬。反而是大明邊將,經常帶著驍騎出關,掃蕩邊境線上的蒙古小部族。你去了北地,又有何用武之地?”
王芳由衷拜服道:“此皆父親之功,孩兒佩服之至。可不去邊鎮,孩兒又在哪里顯身手呢?”
王淵問道:“你會不會養馬?”
王芳回答:“孩兒在蒙古做奴隸數年,自然知道如何養馬。”
王淵笑著說:“可愿去天竺?”
“天竺?”王芳不解。
王淵解釋道:“我與皇帝有約定,變法成功之后,便舉家遷徙海外,以免君臣產生齟齬。屆時,陛下會封我做天竺國王,我想讓你提前去天竺養馬。占一大片草場,至少養一萬匹戰馬出來。天竺邦國林立,去了那邊還得打仗,今后你就是天竺國的驍騎大將軍。”
王芳有些跟不上思路,下意識問:“天竺有多大?”
王淵說道:“如果不算西域、奴兒干都司、烏斯藏和青海這些羈縻之地,天竺的地盤比大明國土還更大。”
“那么大?”王芳震驚不已。
王淵說道:“天竺形勢就如戰國,分裂為無數邦國,咱們須得逐一蕩平。你想不想做開國大將,帶著親手練出的騎兵,打下比大明兩京十三省還大的國土?”
王芳猛地跪地:“正是孩兒所愿!”
王淵說道:“那你跟安夫人(安娜)的父親一起去,他暫時有十萬畝土地用來種糧食。我會給你購置三十萬畝的草場,再派一些家生子幫你打理,又尋一些養馬戶和苑馬寺佐吏跟隨,再托海商購買各國良駒繁衍。你一邊養馬一邊練兵,先練一千騎兵出來,可以拿阿難國貴族來練手。至于士卒,我會流放、移民一批過去,其中不乏大明武官,你且好生約束使用。”
王芳躊躇滿志道:“孩兒定然不讓父親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