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劉青云,一出場觀眾就知道,不是掃毒就是反貪。
古校長看情況,因為接的片子太多了,演正派就一身正氣,演反派絕對是個大變態。
張家輝基本上就是劉青云的下屬,有時候是主角也肯定有個兄弟,要么是男二要么是反派。
劉德化也演過很多這類型的電影,類似《掃毒2》等。
不過最讓劇組驚喜的還是洪塵,他能很快就融入到劇組中,拍起戲來很流暢,毫無生澀的感覺。
所以,往往一個上午就把一天的戲份拍完。
導演一看還有時間,不能白白開工,然后就拍第二天的戲份,結果快到下午五六點左右又拍完了。
劉偉強和麥兆輝還想著是不是哪里出了問題,難道是他們拍的質量不夠高?
兩個人晚上的時候仔仔細細看了一遍白天拍好的錄像,發現拍的效果非常好,質量完全沒問題。
如果真的照這個速度的話,差不多一個多月,這電影就拍完了。
這讓人不得不擔心,因為拍攝時長也能反映出一部電影的質量。
舉個簡單的例子,星爺是票房神話,但是他拍的電影《新喜劇之王》確確實實只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拍完了。
結局不言而喻。
他前兩年的《美人魚》還是春節檔冠軍,《新喜劇之王》就遭遇滑鐵盧,口碑徹底下滑。
或許有些情懷黨會繼續鼓吹,說要深度挖掘這部電影,只有少數人才能看得懂。
可是,不好看就是不好看。
現在,《無間道》也面臨這種情況。
拍的太快了!
如果一個多月就拍完,導演心里就要給這部電影打一個問號了。
當然,他們不知道的是,實際上在平行世界,《無間道》拍攝的時間更短。
平行世界的主角是梁潮偉,他的妻子劉佳琳曾經在節目中爆料,這部電影一共拍了二十幾天,梁潮偉每天只去上班三個多小時。
所以,電影的好壞看的不是拍攝時間,而是用心程度。
劉偉強和麥兆輝商討之后,覺得他們的拍攝并沒出問題,還是照這個進度拍。
這部電影講述兩個臥底的故事,整個場景都是用壓抑的基調來渲染兩個臥底之間的對決,雙方都在行動。
到了后面,劇情變得更加精彩。
那就是劉德化已經不甘于做小弟,再一次抓捕韓琛的過程中,劉德化找了個機會,開槍親手殺死了韓琛。
唯一知道劉德化是臥底身份的人死了。
與當別人的小弟相比,他更喜歡現在的警察生活。
再之后他又被洪塵發現,但是任誰都想不到的是還有一個人也是臥底,天臺那一幕洪塵抓住了劉德化,然后,洪塵被新的臥底一槍打死,劉德化又把臥底打死。
故事的結局,就是劉德化從電梯出來,手里拿了一把槍,電梯里是洪塵和新臥底的尸體。
故事到這里就結束了,壞人到底有沒有勝利,這個就留個觀眾當懸念。
不過,最后一幕洪塵倒在電梯里的時候,場面讓人十分的心酸。
因為整部戲里唯有洪塵是徹頭徹尾的好人,但是他的結局卻并不好。
他被臥底一槍爆頭,鏡頭定格著他閃爍的眼眸、凌亂的頭發、迷茫的表情,然后他的身體就這么倒了下去。
氣氛很悲涼。
至此,洪塵的戲份徹底結束,或者說《無間道》的拍攝徹底結束。
如今,才7月中旬。
這部電影,只拍了一個月多一點的時間。
吃殺青宴的時候,洪塵覺得這一切都有些夢幻。
這就拍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