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獄長認為洪塵在癡人說夢,不過仍舊同意洪塵寫信的要求。
所有人都覺得洪塵在異想天開。
給一群囚犯建新的圖書館、購買新的書籍?
這錢還不如買一些狗糧來的實在。
但是洪塵還是這么做了,他開始每周給州議院寫信,從未間斷過。
洪塵的身上,有一種和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精神:認真卻又鍥而不舍。
這也是電影的主旨之一。
劇情后面,為人憨厚老實、待人和善的圖書館管理員布魯克斯,有一天忽然拿著一把匕首挾持了弗里曼的一個朋友。
匕首甚至已經扎進了他的脖子中。
至于原因,讓所有人都很驚訝。
那就是老布魯克斯要出獄了。
一個出獄的人,在出獄的這一刻,卻在慌亂中試圖用這種方法留在監獄里。
這一點,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甚至是洪塵也不明白。
最終,布魯克斯還是冷靜下來,放下了刀子。
后來,大家爭論布魯克斯為什么會這么做,弗里曼則說出了這部電影的另一個主題。
“他沒有瘋,他只是被徹底改造了,被體制化了。”
“他在這里呆了50年,50年啊,他已經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樣子。”
“在這里,他是一個重要的角色,他是一個有文化的人,他受到所有人的尊重。”
“在外面,他什么也不是,只是一個雙手有關節炎的老囚犯。”
“你們明白了嗎?”
洪塵看著弗里曼,似乎在思考著什么,其他囚犯則不太相信的撇撇嘴。
弗里曼環視四周的高墻,好像已經看到了自己的結局,又說道:
“這些高墻很奇怪,最初你厭惡它,慢慢的你會適應它,再之后你就發現你離不開它了。”
“這就是體制化的改造。”
再之后,拍攝的就是布魯克斯為第一視角的故事,當初洪塵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為布魯克斯久久無法平靜。
他20歲進去,70歲出來。
他看到外面的汽車會害怕。
他坐在公交車上,雙手緊緊握著座椅,就像個一個驚恐的小孩。
“假釋委員會給我安排了臨時的住處。”
“我在一家便利店工作,給顧客把物品裝進袋子里,我的手經常痛到沒有知覺。”
“我想我的經理不太喜歡我。”
“晚上我睡不好,常走噩夢,夢見自己掉進無底深淵。”
“半夜驚醒過來,有的時候半天才想起自己身在何處。”
“我應該弄一把槍,去搶劫銀行好讓他們把我送回去,順便再把那個討厭的經理殺掉。”
“但是干這種蠢事我已經太老了。”
“我不喜歡這里,不喜歡活在恐懼之中。”
“我決定離開這里......”
布魯克斯的最后,他走到桌子上,用刀子在橫梁刻下幾個字“布魯克斯曾經來過”。
然后,上吊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