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統一,萊茵帝國昔日的煤礦被法蘭克割據,北方繁華的貿易港脫離帝國獨立,西南還被一系列的公國割裂。
而這一切的根源,就是因為教廷不想讓萊茵帝國脫離掌控!
從萊茵帝國謀求獨立、統一的時候,便開始了與教會的對抗之路。
如今一百多年過去,幾任皇帝都在與教會的對抗中郁郁而終,帝國雖然統一,然而教會在這片大地上的影響卻依舊非常大。
在教會的授意之下,南方諸多秩序城邦一直在謀求獨立,內地的宗教活動也非常頻繁。
這已經嚴重影響到了萊茵帝國的下一步發展計劃。
此時,帝國朝野上下都在排斥著教會,除了信徒之外,所有人都將教會當做了自己的敵人。
特別是威廉皇帝,他在尋找著一切能夠打擊教會的時機!
而所謂的“神罰”,就是他的一個契機!
……
外界吵成什么樣,高鴻并不在乎,不過他卻關注到了萊茵帝國。
雖然它與教會有著很大的淵源,但是不得不說,這次確實是對方在有意幫助高鴻。
高鴻思考著,難道真的要和萊茵帝國結盟?
和萊茵帝國結盟,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就是有一個盟友,確實可以緩解高鴻現在孤立無援的情況,減輕他目前的壓力。
而且相比于腐朽的老牌帝國,如布萊頓、卡斯提爾等,萊茵帝國雖然也有還算悠久的歷史,但是卻是一個剛剛涅槃重生的國家,還有很大的活力。
而壞處,那自然是一分利益一分責任,緩解自身孤立無援的同時,也需要給予萊茵帝國一定的幫助。
其他更多的責任還需要細談,但是不外乎軍事同盟、防守同盟之類的條款。
在一定情況下,也許這也是他壓力的來源。
如果有可能的話,高鴻一定會效仿前世花旗國,執行大陸政策,坐山觀虎斗。
然而滄溟聯合王國畢竟和花旗國還有很多的不同之處,文化、制度、人種的不同,導致了滄溟聯合王國根本無法走花旗國的路子。
花旗國可以坐山觀虎斗,那是因為它與眾列強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換句話說,花旗國就是眾多列強的分了家的兒子,他們自然不會去針對花旗國。
而滄溟聯合王國最多和夏帝國掛點關系,而且關系還不是太密切,很有可能化友為敵。
在這種情況下,高鴻就必須要給自己找一條后路。
以滄溟聯合王國的名義,確實不太好和萊茵帝國結盟,但是如果要是以高鴻個人的名義,和威廉皇帝結交的話,那意義就不太一樣了。
高鴻搖了搖頭,對伊麗莎白說道:“起草文書,向帝國理籓院報告,滄溟聯合王國需要得到外交許可,并與萊茵帝國簽訂同盟條約。”
之前威廉皇帝的信已經表明,夏帝國與萊茵帝國已經結盟,那夏帝國的新皇帝應該會同意滄溟聯合王國與萊茵帝國的結盟申請吧?
如果不同意,那高鴻就只好以個人的名義與威廉皇帝結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