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被當做輔助作戰用途的雄鷹級飛艇,也堪比一些國家的主戰飛艇。
不過,飛艇并非是越大越好,由于發動機和材料的限制,飛熊級戰列飛艇雖然大,但是飛行速度速度相對來說比較緩慢,飛行高度也比較低。
如此龐然大物,漂浮在空中,就是一個再明顯不過的靶子。
為了彌補這個缺陷,羅斯人便在飛艇的武器上做起了打算。
飛熊級飛艇裝備有兩門87毫米主炮,兩門37毫米速射炮,四門雙聯12.7毫米機槍,還有兩個投彈口,是名副其實的空中戰列艦。
雖然餡大皮薄,但是在戰場上如此強大的火力也能起到移動炮塔的作用。
而雄鷹級飛艇相對較小,但是卻也裝備了兩門37毫米速射炮,兩門雙聯12.7毫米機槍,在保證機動能力的同時,還可以給予敵人致命打擊。
此次羅斯帝國直接出動了一架飛熊級戰列飛艇,兩架雄鷹級飛艇,前往協助圍剿王戈勢力。
地面則是以裝備了兩門7.62毫米機槍的“野貓”快速機甲、裝備一門12.7毫米機槍和一門25毫米榴彈發射器的“豪豬”機甲為主。
這兩款都是機動性比較好的輕型機甲,由于運輸不便,因此羅斯帝國并沒有投放重型機甲參與這次的戰斗。
雖然沒有重型機甲,但是在兩款輕型機甲以及飛艇和地面步兵的配合下,殲滅王戈的救**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為了不讓王戈的救**走向毀滅,高鴻主動聯系了王戈,并派遣了聯絡小隊,還想辦法準備提供一批物資。
由于羅斯帝國的封鎖,此時伊夏地區已經成為了孤島,物資補給很難輸入。
不過除了聯系王戈之外,高鴻還聯系了高麗王國的一支義軍,物資可以通過船運抵達高麗,而后通過義軍輸送至伊夏。
當然,這一過程艱難且危險,但是無論是高麗王國還是王戈等人,都甘心冒險。
見此,原本并沒有打算派兵干涉夏帝國本土戰爭的高鴻,也打算派遣一支遠征部隊了。
遠征部隊的事情還得從長計議,但是第一批支援物資卻已經在太平洋艦隊的護送下,前往了高麗。
這批物資主要是針對救**的需求以及羅斯帝國的軍備特意準備的,包括槍支彈藥、糧食藥品、被服補給等。
在武器裝備上,高鴻為救**提供了反裝甲和防空利器,鐵拳反裝甲/防空火箭發射筒。
就憑借輕型機甲和飛艇薄弱的防御力,根本無法抵御鐵拳的攻擊。
當然,對抗飛艇最佳利器其實還是高射炮,然而高射炮體積太過龐大,通過有限的海運資源輸送高射機槍有些不太合適。
不過高鴻還是將一部分12.7毫米的高射機槍送了過去,哪怕無法有效防空,也可以清理步兵。
同時,在發現高麗王國比較聽話之后,高鴻也開始有意識的扶持高麗王國。
這一批物資雖然主要是支援王戈的救**,但是高麗王國為了更好的抵抗羅斯帝國的入侵,可以選擇留下一部分不太重要的裝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