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是太后開了口,勸解了皇上,立原主為后。
她是先皇后的親妹妹,性格和先皇后相似,且平時對太后孝敬有加。
皇上沒有再反對,原主抱著最美好的期待成了他的皇后,卻在立后的第二天,被一番話萬箭穿心。
先皇后的長春宮被皇上封了起來,那日,皇上喝的爛醉,倒在長春宮中扶著先皇后的牌位哭泣不已。
他說,他的心中只有她一個皇后,他從未想過立后,是母后逼他立的后。
母后老了,全當是孝敬她,她千萬不要怨恨他啊……
原主本以為的寵愛,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都是虛妄。
自此,原主心中不再對皇上抱有期待,只想安心的當自己的皇后,甚至連孩子都不再期盼。
她的姐姐,被皇上寵愛了一輩子,生下的幾個孩子不還是沒能護住一個?
然而有些事,不是她想當然就如此。
立后第二年,皇上取消了原主千秋節的賀禮。
千秋節,是她的壽辰,可以接受朝中三品以上高官和命婦的朝賀以及賀禮。
皇后和貴妃最為不同的便是在此,這是身為皇后特有的尊貴。
太后知道皇上心中懷有怨念,因此并未開口過問。
立后第三年,皇上取消了原主冬至節接受百官朝賀的禮儀。
立后第四年,皇上取消了原主元旦接受百官朝賀的禮儀。
至此,皇后最后的一絲尊嚴絲毫也沒了,成為了京城中所有人的笑柄。
從古至今,從未有哪位皇后受過如此羞辱。
既然立了她為后,為何又要羞辱。
就因為她占了他先皇后的位置?
但凡他能拒絕,她又能說一聲不嗎?
原主崩潰的和太后哭訴,太后卻只有一句話。
他是皇上,你是他的皇后,身為皇后,自然要為皇上考慮。
呵呵~
為他考慮。
她算什么皇后,她做錯了什么,又要考慮什么,考慮他愛重先皇后的心嗎?!
自她被立為皇后至今,又何曾做錯過什么,孝敬太后,將后宮打理的井井有條,卻還是比不過一個死人。
不,在皇上心里,她連和她相比都不配!
立后五年,或許是心中有愧,皇上帶著原主去了避暑山莊,陪著她過了生日。
原主的心罕見的溫暖起來,誰成想下面的人卻在這時候進獻了十幾個歌姬舞姬進來。
皇上心中一樂,當即就準備將這些人帶回宮。
原主身為皇后,只能出面勸阻,他是一國之君,怎么能沉迷于女色。
因此,原主和皇上大吵了一架,當著眾人的面,皇上惡狠狠的放言。
她不過是先皇后的替身,她什么也不是!
原主氣急,當即將頭上的鳳釵丟了出去,那是皇上送她的生辰禮物,立后多年,唯一的一份生辰禮物。
并怒喝他為何深愛前皇后,卻連她的孩子都沒能護住一個。
這句話將皇上刺激的徹底,當時就被狠狠的打了一巴掌。
當天就被皇上遣送回宮,回到宮中后,當即就被奪了冊寶。
沒了冊寶,她一點身為皇后的權利也沒有。
此后,她空有一個皇后的稱呼,卻什么也不是,被皇上軟禁在寢宮中,身邊一個伺候的人都不許留。
每逢過年過節,皇上還要派一個嬤嬤過來辱罵她。
罵她不守婦道,不尊三從四德……
沒到半年,原主就在這極大的羞辱中去世。
死后,皇上卻道。
她活著的時候,是替前皇后活著,替她當的皇后,死了,就以皇貴妃的身份下葬。
整個喪葬過程,花費不足一百兩,用的是最差的棺木,比她早死兩年的一個貴妃,整個喪葬過程,用銀三萬多兩……
此外,原主連身為皇貴妃的陵墓都不曾有,最后被葬在皇上其中一個惠安皇貴妃的陵墓中,死后成了別人陵墓一個守墓的丫鬟。
棺槨前沒有牌位,她死后孤零零的在那,看著主位的惠安皇貴妃一年幾次大祭十幾次小祭,而她,始終都是孤身一人。
更甚者,皇上命人將她生前所有的畫像全部銷毀,此后就再無一人能記得她,記得她這個……一生為人替身的繼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