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上午,林月琴一大早就穿好防護服,來到住院部的隔離病房,查看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包括醫院里感染新冠肺炎的十幾位醫護人員,仔細詢問了每一位病人的病情,勉勵大家不要害怕,要樹立信心,一定能夠治愈出院。
她來到李臨淵的病房,見他帶著口罩有氣無力地躺在病床上打著點滴,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李書記,感覺怎么樣?好些了嗎?”林月琴問候道。
見林月琴進來查房,他趕忙坐起來,斜靠在床靠背上:“月琴呀,這次多謝你和風雷的關心和幫助。感覺高燒比昨天有所好轉,但呼吸還是不太順暢。”
林月琴給他量了體溫,雖然比昨天有點下降,但高燒還依然沒有消退。
李臨淵告知林月琴:12月30日,武漢市衛健委向轄區醫療機構發布了《關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緊急通知》。31日,中國疾病控制預防中心(CDC)一大早就派出專家組趕到了武漢,對病毒進行研究分析。1月8日,國家衛健委專家評估組經過研究認為:這種病毒為冠狀病毒,雖然與2003年的SARS有一定相似性,但并非SARS,而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初步確認新冠病毒為疫情病原。
林月琴說:“是的,國家對這種傳染性疾病是非常重視的,全國的頂級專家都趕來武漢調研,對病毒進行分析和研究,所以很快就弄清了這種病毒——屬于過去從未發現過的新型冠狀病毒。”林月琴又說,“李書記,我昨天詳細看了您的CT片和檢測報告,覺得您已經感染有一段時間了,開始可能并未發燒,有一段潛伏期,所以現在病情已經到了中期階段了。”
李臨淵聽后非常震驚,滿臉惶然。緩過神來,他說:“昨天晚上,我反復仔細回憶了一下,自己究竟是在哪里感染上這種新冠病毒的呢?想來想去,估計有兩種可能性比較大:一是1月13號,我去看望了參加聯歡會演出排練的演員,17號觀看晚會演出,都沒戴口罩,演出結束后還上臺跟一些主要演員握了手,第二天從新聞報道中得知,‘有些演員感冒了還帶病堅持演出’,估計這些演員不全是感冒,很有可能有人感染了新冠病毒。二是18號到觀音亭社區參加了‘萬家宴’,也沒戴口罩,也很有感染的可能。”
“是啊,李書記,您也是太大意了。這種新冠病毒傳染性極強,一旦與病毒攜帶者有接觸,個人又沒有注意防范,是很容易被感染的。不過,既然感染了病毒,就要放下思想包袱,積極配合治療,不要過分擔心和害怕,要相信我們是有辦法給您治愈的。”林月琴盡量寬慰著李臨淵。
查完病房后,林月琴又召集本
(本章未完,請翻頁)
科室的幾位專家,再次對收治的這些新冠肺炎病人逐一進行會診,對CT和檢測報告反復進行分析、斟酌,決定按照中西藥的不同藥理特點,根據每位患者的病情輕重,有針對性性地治療:對輕癥患者,采用程煥然研制的中藥“宣肺排毒湯”進行治療;對中度、重度患者,則以西藥克立芝為主、中藥“宣肺排毒湯”為輔,中西醫相結合方式進行治療。
會診結束后,已經10點鐘了。林月琴來到門診大樓,進入大廳,一下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掛號大廳,門診大廳,樓道、走廊,到處擠滿了前來看病的人,可謂人山人海,穿行其中,有摩肩接踵之感。門診大樓里10個掛號窗口全部開放,每個窗口都站滿了排隊的人,且不斷有患者加入到排隊的長龍中。20多臺自助掛號機也被圍得水泄不通,盡管有專業醫護人員在旁指導,但因病人實在太多,掛號還是比較困難。
這些前來看病的人,大都沒有戴上口罩。林月琴心里非常擔心,這些患者中要是有新冠肺炎病人,交叉感染的話該是多么可怕!
在大廳的電梯扶梯上,上上下下都站滿了人。在上下樓的垂直電梯口旁,工作人員扯著已經沙啞的嗓子不停喊著:“請大家不要擁擠,先下后上,安全第一。”每一趟上下的電梯,都裝著滿滿當當的人。
醫院不得不派出行政后勤工作人員,在現場控制人流上下,急診科、呼吸科、感染科、內科門診處、檢驗室、CT室……每個就診區里都是人頭攢動。
林月琴趕忙給醫院分管領導秦輝副院長打電話:“秦院長,今天來醫院就診的患者特別多,門診大廳到處都是來看病的病人,并且大部分人都沒戴口罩。這個密集程度,無形中會大大增加新冠肺炎感染的風險。建議醫院趕緊拿出一批口罩來,分發給那些沒戴口罩的就診病人。”
秦輝說:“行,我這就過去看看。”
“好的,請您趕快過來吧,我在門診大廳等您。”
剛通完話,見急診科主任鄧一弦急匆匆地從大廳經過,林月琴趕忙將她叫住:“一弦,怎么啦,走得這么急?”
鄧一弦見是林月琴喊她,連忙跑過來:“林主任,今天來看病的患者特別多,到處排長隊。我們急診科更是接診不斷,忙得不亦樂乎。兩個小時不到,就接診了50多名疑似新冠肺炎的患者。這么下去,你說怎么得了?我這就想去跟醫院反映一下,看醫院下一步該采取什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