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你既然回去了,就安心在那邊過年吧,我再找你們建筑公司其他幾位頭頭,看看他們情況咋樣。”程風華頗為遺憾。
“程總,您別這么說。我是一位轉業軍人,也是一名**員。‘國有難,召必回!”,這是我們軍人的共同心聲!我今晚就開車趕去武漢,趕緊召集隊伍。我們明天武漢見!”。說完,就掛了電話。
“這家伙,真果敢!”程風華心中夸贊道。
程風華趕緊給他發了一條語音短信:“老邢,從貴州銅仁連夜開車到武漢,得有700多公里、10幾個小時的車程,真是千里逆行啊。你路上開車務必小心,注意安全!”。
常言道:“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邢景田與程風華掛斷電話后,立馬叫來自己的二哥景春、三弟景秀商量。兩人平時跟隨自己南征北戰,到處參加工程建設,一個是焊工,一個是設備安裝工,手藝精湛,吃苦耐勞,戰斗力強。
邢景田向兩位兄弟通報了武漢要火速建設兩家醫院的情況,對他們說:“火神山醫院建設刻不容緩,現在很缺建筑工人。我們兄弟三人,今晚就立刻趕到武漢去參加工程建設,你們看怎么樣?”
兩人毫不猶豫地說:“行,聽你的,我們馬上出發!”
邢景田趕忙回家跟老婆說了要立即趕去武漢參建的事情,他老婆提醒說:“后天初一是你生日呢,過了年和生日后再去吧,行不行?”
邢景田說:“新年和生日明年還可以過,現在武漢那邊人員非常緊缺,十萬火急啊,我們三兄弟必須今晚趕過去!”
邢景田兄弟仨快速收拾好行李,一同來到八十多歲的父母房間,讓父母倆坐到一條板凳上。撲通一聲,兄弟三人齊刷刷跪在父母面前:
“爹、娘,武漢那邊疫情嚴重,要在10天內火速建設兩座醫院,現在大家都回家過年去了,建筑工人奇缺,我們兄弟三個今晚就想趕過去,不能陪二老過年,孩兒不孝,我們提前先給二老先拜個年!”。說完,三人一起在地上接連磕了三個響頭。
“你們兄弟快起來,快起來!”老母親顫顫巍巍地起身,將他們扶起來,哽咽著說:“哎,你們一年到頭在外面打工,很不容易啊,才回來沒幾天,屁股還沒坐熱,就年都過不了,又得動身出發呀。”說著說著,便老淚縱橫,趕忙撩起衣袖擦拭眼淚。
過去曾當過村小學老師的老父親站起身來,拍了拍老伴的肩旁,說:“老婆子,常言說得好:‘國難當頭,匹夫有責’,現在國家遇到大難了,孩子們是應該為國家盡心盡力才行。我們要大力支持,不拖后腿,就讓他們去吧!”。說完,強忍著渾濁的淚水,揮手示意三兄弟趕快動身。
兄弟仨辭別二老,趕快開車向武漢飛奔……
疫情就是命令!無數支隊伍連夜出發,無數個家庭徹夜難眠……
知音湖畔寒風凜冽的火神山,明天,就將變成熱火朝天施工現場,一股磅礴的力量,將在這里創造奇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