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方光明的哥哥方學明、嫂子忙了一個下午,大魚大肉弄了10幾個好菜,在自家堂屋里,滿滿當當擺了一大桌。當地有吃“年夜飯”的習俗,晚餐才是過年的“大餐”。
方學明一家四口,一兒一女都已長大成人,老大是女兒,在北京上大學,老二在縣城中學讀高二,成績挺不錯。
飯菜端上桌后,一家子都上了桌。老母親坐在面對大門的主位上,讓程爽坐在母親的右手邊,以示對遠方客人的尊重。
開餐前,方學明將事先掛在門口竹竿上的一長串鞭炮點燃,噼噼啪啪炸得山響。方學明的兒子則點燃地上的一紙箱沖天禮花,在屋外的夜空五彩繽紛地綻放。
此時,整個村子到處燃放著鞭炮和禮花,過年的熱鬧氣氛也一下被點燃。雖然城里新冠肺炎疫情嚴重,但農村人口稀少,加之村里嚴控外來人進村,所以當地沒有人被病毒感染。與往年相比,過年的氣氛依然濃烈,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放完鞭炮和禮花,年夜飯正式開始,方學明端著酒杯,站起身來,動情地說:“今天是新春佳節,祝愿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平平安安!祝愿老娘天天開心,健康長壽!”
大家一同站了起來,彼此碰杯,相互祝福,恭賀新年。
程爽也端起一杯紅酒,走到老母親身旁,給她敬酒:“媽媽,明天就開始新的一年了,我代表光明和我們全家,祝愿您老人家新年快樂,永遠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老人開心道:“好,好,你們也新年快樂!哎,要是這次光明和我寶貝孫女也一起回來就好啦!”
“娘,光明當廠長,不容易啊!現在武漢疫情這么嚴重,全廠職工都指望著他呢,哪里脫得開身呀。他特意委托弟媳爽爽,千里迢迢從武漢趕過來,與我們一起過年,也挺好嘛!”方學明趕緊寬慰道。
正說著,中央臺新聞聯播開始了。從電視上看到,許多軍隊醫院的醫生正在緊急集結,奔赴武漢,場面震撼,令人動容。
電視播音員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各軍醫大學醫院,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聽從中央軍委命令,抽調精兵強將,組成醫療隊,大年除夕連夜出征,火速馳援武漢。醫者仁心,大愛無疆,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請戰書上,一枚枚鮮紅的指印,如同一朵朵綻放的紅梅,在寒夜里發出耀眼奪目的光芒。
晚上躺在床上,程爽翻來覆去,怎么也無法入睡。軍隊醫務工作者火速集結、千里馳援武漢的畫面,一副副定格在她的腦海里。一種無形的巨大力量,撞擊著她的胸膛。
她想:面對疫情,這些軍隊醫務人員,千里馳援武漢,我也是一名醫護工作者,也應該沖在最前線,怎能安心在這里休年休假呢?不行,我明天必須趕回武漢去!
可是,武漢1月23日已經“封城”,所有離漢、入漢通道都已關閉,從這里到武漢的所有公共交通都已停運。這里的村子為了不讓外人進來,所有進村公路都已被挖斷,或被障礙物堵死了,自己的小車根本無法出村。該怎么辦呢?
夜已深沉,程爽思來想去,卻怎么也睡不著。她把兩只手交叉枕在頭底下,合著眼睛發呆。突然,窗外一陣寒風襲來,她打了一個愣怔,猛地睜開眼睛看了看窗戶,還是滿屋子黑暗。她打開手機一看,已經凌晨三點了。她心上很煩亂,冷孤丁地坐起來,用手捋了一下蓬亂的頭發,搖著腦袋看了看窗外的暗云。
“對,既然汽車去不了,干脆就找大哥借一輛自行車,明天上午就出發,騎上自行車回武漢!”
想法確定后,她的內心反倒平靜下來了。她靜靜地躺著,慢慢變得半睡半醒,迷迷糊糊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