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關城上掛起了高高的免戰牌,一騎輕出,帶起滾滾煙塵,這次由曹操和劉備共同落款的信件是用信使送過去的,以示尊重。
信中將黃巾的情況簡單告知了董馬聯軍,其實此刻,董馬聯軍的探子也刺探回了相應的情報。
信中邀約董卓、馬騰一敘,東漢的這幫大佬們想坐下來好好談談了。
董馬聯軍倒也沒有墨跡,當下回復,在軍營和潼關的正中心進行談判。
事發突然,兩方也沒有多做準備,一群人就圍在一起坐下了,連個凳子也沒有。
董馬聯軍自然是董卓和馬騰,再叫上賈詡、李儒和韓遂、閻圃,一共六人。
曹劉方面也是曹操、劉備,郭嘉,程昱,簡雍,孫乾,雙方都沒有帶猛將形保鏢,這是四個大佬最明智的地方。
談判進行了一個上午,最后達成的共識是,曹劉聯軍撤出潼關,回援長安,董馬聯軍駐守潼關,并止步于此,等曹劉聯軍和黃巾打完了,再取洛陽。
若是曹劉剿滅了黃巾,等于這場戰斗繼續,若是洛陽丟給了黃巾,他們就更能名正言順的出兵勤王。
司馬淵聽到這個結果,覺得曹劉是被逼到了一條死路上了,和黃巾消耗完,還要和董馬聯軍打,唯一的變數在袁紹,若是救下洛陽和袁紹合兵一處,再加上來援的劉表,可能還能一戰。
不過,這些和司馬淵都沒有關系,他只想領著唐毅和鐘離春回去,這趟出來走走已經過去了三個月,天氣轉涼,秋意漸濃。
一片落葉劃過司馬淵眼前,三個月了,離自己三年的大限似乎近了,到了此刻,司馬淵才想起自己三年壽命已經走過近十分之一了,不過接近綠級的實力,讓自己多少有了點盼頭。
曹劉聯軍不做停留,直接啟程,夏侯淵繼續為先鋒,疾馳函谷關,如果能直接擊破函谷關,黃巾將成為甕中之鱉。
其實,不管怎樣,曹劉聯軍都等不下去了,補給不夠了,這次兵貴神速。
夏侯淵也不負眾望,帶著虎豹騎一路突擊,大半個時辰,趕了一百無十里路,已經和駐扎在函谷關外的小股黃巾接上火了。
虎豹騎編隊作為東漢裝備最精良的騎兵,在沖鋒同時,武者激發起斗氣,紫色的斗氣融合在一起,形成一朵云氣覆蓋在虎豹騎周圍。
原來虎豹騎的士兵大多為紫級武者,兩千虎豹騎,試問這天下,誰不避其鋒芒?
而云氣的箭頭為一縷綠色斗氣牽引,虎豹騎統帥曹純,一名綠級武者,作為這支隊伍的領
(本章未完,請翻頁)
袖,永遠身先士卒。
夏侯淵隨為先鋒統領,開啟日行千里的奔襲技能,讓這支虎豹騎迅速到達函谷關戰場。
虎豹騎直接無視小股黃巾,仗著云氣在函谷關外圍做迂回清掃,直到中軍到來,才屯兵一處。
跟著中軍來到的司馬淵,看著函谷關城頭上樹立的旗幟,大大的一面“張”字,張梁,張燕,張白騎,不知道城墻上守的是哪一個。
黃巾勢大,起碼留了二十萬人守在了函谷關,當初司馬淵他們勉強斬殺程遠志時遇到的兩萬人,只是其中一股部隊。
此刻,曹劉聯軍的五萬人馬扎了營寨,其中一萬后軍還要嚴防董馬聯軍的異動,情況很不樂觀。
曹劉聯軍剛剛抵達的一刻,關羽趁著大軍氣勢正旺,神級威壓大開,青龍偃月刀是紅色血氣繚繞,關羽躍向城墻,偃月刀刀光長百米,遮天蔽日,一刀便對城門斬去。
那邊二十萬黃巾氣血集結,同時也有神級強者引領著血氣,化作一塊碩大盾牌,硬剛一下。
關羽落到地上,這一擊無功而返,身后典韋躍起,掠過關羽身邊,暴雷雙戟帶著雷光砸向那面盾牌,盾牌經了一擊,在這一擊下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