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闊臺偷雞不成蝕把米,再次損失了近五千人馬,連續的損兵折將,讓穆闊臺急的心里直冒火。
他帶著軍隊從正面沖了幾次,可是每次都是鎩羽而歸。地上的鐵蒺藜限制了騎軍的行動,還有不少的拒馬,讓自己的騎軍隊伍發揮不了應有的戰斗力。
如此對峙了將近十天,這天一位投降的小將領來到穆闊臺的營帳,他就是野狐嶺這邊的人,對野狐嶺非常熟悉,愿意給大軍充當向導。
他知道野狐山有一個并不陡峭的山路,沿著這條山路可以越過山脊,然后可以繞過蒙放他們的防線,沖到大周軍隊的后方。
穆闊臺聽說之后大喜:“你趕緊帶人前去確認地形,如果真能如你所說,本王給你一個將領的職位!”
那位小將領本就是個貪圖富貴之人,否則也不會主動帶領外族來攻打自己的家鄉。他聽到穆闊臺的許諾之后,眼睛放光,連忙表明忠心。
小將領帶著一些巫族探子來到他所說的那條山路。這條路確實隱秘,四周都是樹木,整條路都被樹木的枝葉遮擋住了。
如果不是對這里非常熟悉的人,很難發現這條道路。這條路應該是上山的樵夫,開拓出來的一條道路。
這些巫族探子,邊走邊用刀砍開道路兩邊的樹枝,清出一條可供人馬行走的道路出來。
走了大約一個多時辰,他們來到了山脊上,從上面向下望去,蒙放他們的軍營就在對面山腳。
大周的軍營布置嚴整,防守嚴密。他們巫族騎軍即使是攻破了兩條道路,也很難攻破后面的防線。這些防線相互之間彼此呼應,環環相扣,看得巫族探子背后一陣冷汗。
幸虧沒有強攻,否則他們大軍可就要交代在這里了!
不過,如果能夠從這邊繞下去的話,則剛好避開了大周軍隊的防御布置,直接插入對方的后方,他們那些面對前方的防御,就都不起作用了!
想到這里,巫族探子拍了拍小將領的肩膀,對他的表現加以贊賞。幸虧有這小子帶路,這樣一來,大軍從這里沖入大周軍內,定能從他們后方,給他們沉重一擊!
探子回去之后,繪制了一副更加詳細的地形圖交個穆闊臺。穆闊臺看后,大喜過望,當場就兌現了之前的承諾,賞了投降小將一個將領的職位,還賞了不少金銀等財物。
穆闊臺召集所有將領,一起商議作戰策略,怎樣有針對性的對大周后方發起進攻,然后給各個將領分派好任務,每個人負責那片區域,都進行了詳細的安排。
接下來,穆闊臺另外又做了一番布置。他在兩個路口附近,糾集不少騎兵,不停地和大周守軍進行拉扯,穆闊臺也時常出現在前方。
穆闊臺表現的極為暴躁,甚至還拿馬鞭狠狠地教訓了一個,剛敗下陣來的將領,一副已經缺乏耐心的樣子。
甚至,還準備了不少的馬匹,視乎有讓這些馬匹先行沖陣的打算。
巫族騎兵長途奔襲,經常是一人雙馬,所以分出一部分馬匹之后,并不影響軍隊的行動。
這一招,確實吸引了蒙放父子的注意力,他們將大量兵力布置在這兩條路上,嚴密監視,時刻注意著穆闊臺的大軍動向。
但是,此時穆闊臺的大部分騎兵隊伍已經越過了山脊,來到大周軍隊的后方,趁大周軍隊反應過來之前,發起了沖鋒。
大周軍隊完全沒有料到這個從后面到來的進攻,倉促進行抵抗,死傷慘重。蒙放父子拼死抵抗,組織軍隊利用對地形的熟悉,一面抵抗,一面后撤,向胡家溝逃去。
戰爭持續了兩天一夜,進行得異常激烈。
撤退路上,尸橫遍野,這些步軍將士哪里是巫族騎兵的對手。
那些來不及逃跑的士兵,紛紛舉手投降,當了俘虜。等到蒙放父子領軍來到胡家溝的時候,身后的三萬大軍,不足五千人!
胡家溝的伏擊,成為他們扭轉乾坤的唯一希望了。
蒙氏父子,帶著殘軍走進胡家溝。
可是,當他們帶兵進入胡家溝的時候,整個胡家溝,空蕩蕩的,一個士兵都沒有,只有漫山的草木,隨風搖曳。
此時蒙放的心也如漫山的草木一般,開始枯黃、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