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趙景貞和伍峰說了在平遠城中發生的一件事。
因為帝國連年征戰,各項物資有些吃緊,為了能夠保證軍備物資的供應,張九州發布了一項命令:禁奢令。
這道命令說白了就是讓所有百姓不論貧富都盡量節儉,不得鋪張浪費,對各種宴席都有了明確規定,不得超過這個規格,否則就要遭受刑罰。而且,禁奢令頒布之后,將各級官員的俸祿也減少了不少,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則。
這個命令自然也得到了趙烈的支持,因為說到底張九州是在為他的大軍籌集物資,他為什么要反對呢?所以這個禁奢令很快就在龍滄江以南各州得到實施。
然而,趙烈雖然同意這個政令,卻對張九州能如此順利推行他的政令有所忌憚,這明明就是已經將整個龍滄江以南六州完全掌控了呀!這可是民心所向!
你說節儉也就算了,非常時期嘛,總不能別人連飯都吃不上自己卻在家喝酒吃肉吧,這容易遭人嫉恨,沒準出門就被人給綁票了。
但是減少官員的俸祿,這可是動了所有官員的奶酪啊,他們能同意?趙烈心頭冷笑:這個張九州就等著那些官員找他去鬧去吧,看他怎么收場!然而,讓趙烈大跌眼鏡的是,這些官員不僅沒有鬧,反而支持了張九州的政令,也不知道被張九州灌了什么**湯。
反正呢,趙烈想看的笑話是沒有看到,張九州的政令行使得很通常。官員減少俸祿厲行節儉,這件事得到了不少百姓的稱贊,尤其是那些文人仕子,更是馬屁文章滿天飛,弄得他張九州的名聲還遠在他趙烈之上。
他趙烈一直想要爭取的不就是民心么?這里的民心他想要盡快爭取只怕不易,不過也不能讓他張九州這么順利啊,是不是應該搞點小動作呢?
恰在此時,有一位名叫韓啟的督糧官死了。
一名普通的督糧官死了就死了,兩國交戰這幾年來,死的人還少了嗎,連北將軍蒙放都戰死了,區區一個督糧官的死應該不是算什么吧。
可是這個督糧官不是戰死的,而是自殺而死。想不開,在自家房梁上三尺白絹了卻一生。
本來呢,他一個好好的一個大活人,自己想不開自殺上吊應該怪不到別人頭上吧?可是這個韓啟呢是個耿直之人,也是個兩袖清風的清官,當官二十年沒撈什么油水不說,還因為性子耿直得罪了不少人。
他本來誰張九州手下一個官員的門生,因為他不合時宜的性子和張九州他們那個集團的人關系也有些不尷不尬,又不會為自家撈錢,這回張九州的禁奢令下達之后,他家可就難過了。
別的那些官員為何會愿意支持張九州的政令呢?因為那些家伙就不是靠俸祿來維持生活,那么點俸祿還不夠他們牙縫里省下的多,壓根就沒把那么點俸祿放在心里,家里早就撈滿了財寶。所以這回張九州縮減他們的俸祿之后,這些人不痛不癢,能以此獲得丞相大人的歡喜,誰會不樂意呢?
這些人精都知道,犧牲這么一點點俸祿換來張丞相的另眼相待,是件非常劃算的事情,所以都舉雙手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