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也是寧啟帝離開世間的很多年后,大寧王朝已成衰敗之象,搖搖欲墜的王朝,餓殍遍野,時不時便有爆發起義的事情。
許多人都知道,大寧王朝不會存在多久了。
皇族驕奢,權臣當道,誰都知道這座王朝的骨子里都已經爛了,衰敗是一定會發生的事情。
就在這個背景下,某一年的秋日,在皇宮外的某座府邸里誕生了一個嬰兒。
他生于秋日的晚霞中,一生下來便不會哭,反倒是異常安靜,于是他的父親,那位大寧王朝的眾多郡王之一,給他取名晚云。
名字很安靜,也十分應景。
照天城里每天都會誕生嬰兒,即便是他身上有皇族血脈,實際上也沒什么特殊的,當時大寧有皇族血脈的人那么多,只要沒有可能接近那張玉座,就沒有什么值得關注的。
所以在宗人府的屬官來將他的名字登記在那一冊族譜里,皇宮里賜下些東西之后,便沒有人再關注那個沒有哭的嬰兒。
時間就這樣一點點過去,很快便過去了數年,當年的那個嬰兒變成了一個小男孩,這些年里,這個小男孩寡言少語,除去每天必須去所有皇族子弟要去的學堂之外,他剩下的時間都是一個人發呆。
當然,如果有晚霞的時候,小晚云一定會坐著好好去看的。
又過了數年,當初的那個小男孩兒變成了一個少年,某天在看著晚霞漸漸消散,夜色快要來臨的時候,這個少年留書一封,然后便離開了照天城。
信里只說了他要去到處看看,卻沒有說要去向別處。
郡王府的仆人當即便找遍了全程,為此甚至連照天府尹都派出了衙門的捕快,但卻是一無所獲。
眼看著天色漸漸清明,人們這才在城門處找到了另外一封信。
還是幾個字,要去看看,不要找我。
看到這封信,晚云的娘親當即便跌到在地上,哭成了淚人,“這個孩子從小就不喜歡說話,我一直覺得他奇怪,可怎么也沒想到,他居然膽子這么大,一個人出走,年紀又這么小,還能活下來嗎?”
聽著這話,和她交情不錯的其余婦人連忙安慰,就連照天府尹也連忙勸慰,說是要一紙公文傳到別處,讓他們幫忙尋找。
話雖然是這樣說,可當時的大寧已經是有些混亂,除去照天城,別的地方,真的說不上太平。
反正不管怎么說,最后晚云反正是走了。
沒有人知道晚云那個時候是怎么離開照天城的,畢竟他只是個少年,年紀很小,但誰都應該知道,從小就不愛說話的,顯得有些奇怪的晚云,如果不是個癡傻的孩子,那就是個了不起,有大智慧的人。
從他留下的書信來看,晚云怎么都不會是一個癡傻的人。
所以一個有智慧的人,在外面行走,不應該有太多擔憂。
是的,晚云絕對不用人擔憂。
晚云離開照天城,先是去東海看了看那一年一度的大潮,他在海邊站了三天三夜,最后低頭撿起一只螃蟹,用火烤熟之后,吃完心滿意足的離開,又去了南邊的某處沼澤。
當初大寧當初都有起義的軍隊,雖然大多數都被鎮壓,但也有些頑抗的,南邊那處沼澤便是其中之一。
他在沼澤邊找到了義軍的軍營,看著那些根本稱不上軍人的流民,晚云微微皺眉,他加入其中,同吃同住三個月,之后才飄然離開。
繼續自己的旅行。
此后的日子里,他走南闖北,去過了無數的地方。
不過也只用了數年時間。
最后他在一片湖前駐足,看著湖水里的游魚,晚云做了一個決定。
他去了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