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這朝中大臣,除去那些武將之外,大部分文官,都是真正的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
能夠站立半日,已經是極限,如今更有大雨,更是挺不住了。
不斷有朝臣倒下。
直到那女官冒雨沖出來,來到宮門口。
她手里拿著一道旨意。
朝臣們這會兒才來了精神。
看著那道旨意,朝臣們就要準備跪下,即便之前再怎么上折子,再怎么不愿意太后繼續把持朝政,但這些規矩是要有的。
何況如今的大應,離不開大應太后。
但眼見朝臣們要跪下來,那女官卻高聲道:“太后有旨,這道旨意,朝臣不必跪接。”
這一句話,讓不少朝臣頓時便覺察出了一種不尋常的東西。
但好歹,是沒人再準備跪下了。
女官這才打開那懿旨。
“太后娘娘懿旨,此乃本宮最后一道懿旨,諸大臣之前所議,皇室子弟澈粟堪當大統,本宮無異議。”
第一句話,大應太后便已經將他們之前最想要做成的事情,給同意了。
這讓朝臣們措手不及,根本想不清楚太后是怎么想的。
那女官卻不停著,繼續念道:“此后大應,一應事端,皆由新帝而定。”
其實那道旨意,也就這么兩句話。
便宣告了大應太后的時代,在大應突兀結束了。
這讓眾人都覺得震撼,因為沒有人想到過,事情居然會這么快,而且這是眾人都最期盼的最好結果。
唯一不好的,便是發生的時間點,居然在今天。
眾人皺起眉頭。
兵部尚書唐如明第一個走出來,這位當年的功勛老將看著女官,怒目問道:“太后娘娘呢,本官要親自入宮去向太后娘娘請罪!”
他雖然是武夫,但不蠢,如今這局勢,是什么個局勢?那是一支不知道從什么地方出來,但是如同一把尖刀的軍隊,已經兵壓煙霞城。
煙霞城被攻破現在似乎都不是最糟糕的事情了,而是在攻破煙霞城之后,這支軍隊繼續南下,將整個大應攪亂,到時候本該大好的局面,徹底壞掉,他們這撥人,原本有望留名青史,如今可能也還能留于史書之上,不過卻是萬古罵名。
有唐如明開口,后面的一眾朝臣都紛紛附和,他們也想起了前些日子的那些折子,想來太后娘娘只是有些生氣,只要他們態度足夠誠懇,那么太后娘娘肯定就會原諒他們。
一時間,宮門處嘈雜不堪。
女官站在雨中,看著那位兵部尚書,苦澀道:“唐尚書,太后娘娘說過了,既然兩兩相厭,那就不必再看了,至于什么不為國所想的話,也不必再說,太后也是女子,女子難得不講道理一次,那就不講道理了。”
說完這句話,女官轉身就走。
唐如明卻大步上前,攔住這女官,有些不敢相信的問道:“太后她,當真是如此說的?”
他比在場的所有人都更清楚明白,如今的大應沒了太后娘娘,是意味著什么。
其實早在那些個朝臣看局勢大好就心急寫折子的時候,唐如明便在自家府上罵過不少人了,一個忍字,才是做官的根本。
但是這會兒來看,實際上不管是誰,都沒有聽過這位的話。
現在鬧出大事來了。
誰也收不了場。
女官壓低聲音說道:“唐尚書,趕緊想想怎么解決事情吧,太后如今
(本章未完,請翻頁)
都已經不在宮里了。”
一位金闕境的強大修行者,想要離開皇城,誰也沒有辦法阻攔。
唐如明不可置信的說道:“太后當真要舍棄大應了?”
女官不說話,如今事實只怕已經擺在眾人面前了,還有什么好說的?
唐如明頹然的靠在宮墻上,再不說話。
雨水滴落在他身上,讓他看起來,極為狼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