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先生名為孫如意,是觀海樓里除去孟秋池之外的另外一位金闕,當初大戰,他死撐不退,遭受重傷,顧泯看到他的第一眼,便知道這位老先生時日無多了。
接過字帖,孫如意沒有立即打開來看,輕咳了一聲,這才感慨道:“原本寫信到郢都,是想讓陛下派遣一兩位金闕來相助,卻不曾想到陛下竟然親自來了,陛下萬金之軀,讓陛下風塵仆仆趕赴千里,老朽實在是有罪。”
顧泯搖頭道:“當日之戰,觀海樓出力頗多,孟樓主更是因此下落不明,如今有了消息,朕自然要來看看才是。”
其實顧泯這次親自前來,除去對此事重視之外,便是真心實意想要還觀海樓的人情,他如今已經是世間第一人,倘若他都無法解決,那么也無他人了。
孫如意笑道:“既然有陛下出面,那么不管結果如何,我們也都沒話說了。”
觀海樓建立的時間不長,底蘊不深,原本便是一直靠著孟秋池一個人撐著的,如今大楚統一四海,四海之主也不需要了,觀海樓其實有兩條路走,要么就是徹底去鉆研學問,要么便踏踏實實再繼續發展,爭取有朝一日成為大宗門。
但不管那一種,都需要和大楚王朝交好才是。
不過說起來,如今世上的修行宗門,只怕沒有哪個敢對大楚王朝說一個不字的。
顧泯道:“朕盡力而為,若是結果不如諸位所想,大楚也會想辦法庇護觀海樓的。”
這已經是承諾了,這讓同行的幾個讀書人,臉色都好看不少。
他們自然不甘心,從此便泯然眾人。
孫如意清了清嗓子,還沒說話,顧泯便先說了事情.
自然是那個小姑娘。
“朕那師姐至今都還沒個得意的弟子,說不定這個小姑娘會入她的眼,麻煩諸位先生幫朕問問,若是能成,再送到柢山便可。”
顧泯之前便看過了,那個小姑娘是個修行的苗子。
這點事情不大,自然很快便有人應承下來。
來到觀海樓里,顧泯在觀景臺上看著海面,感慨道:“如此江山,怎能不讓人留戀?”
孫如意陪同在一側,開始說起觀海樓這些日子的所得,當然這一切,都要從那條沉入海底的海船說起。
“據生還者說,當初海船到了東海深處,便仿佛撞到了什么東西,就此沉沒下去,但是事后觀海樓的修行者前往探查,卻沒有發現什么礁石,反倒是在海底,發現了一副巨大的魚骨。”
顧泯挑眉道:“是鯨魚?”
孫如意搖頭道:“不是,還要大許多,似乎是古籍里記載的鯤。”
“鯤?”
顧泯皺了皺眉。
孫如意拿出一件東西,說道:“這頁紙,便是在魚骨上發現的,是樓主常常讀的《天演》,此后我們更是在海底發現了一個大洞,只是……”
——
寫這一章的時候,忽然想起了貓膩在大道朝天里寫過的一句話,風平一世,浪靜千秋。我一直很喜歡貓膩,以至于文風也一直被說成是模仿他還是什么的,以前我還挺苦惱,后來想想,我的確受著他的影響,我們特別喜歡某個作者的書,再寫書的時候,筆下是多多少少會有點對方的影子吧。
(本章完)